-博士祭酒歐陽歙:火器慘毒,有干天和,恐傷陛下仁政之名。
更狠的,是常山本地豪強聯名附奏:鄧晨借賑民之名,行\"以工代賑\"實,募流民為兵,拆我莊園木為炮架,奪我鐵官爐為炮鑄,形同掠奪!
一條條,像蘸了鹽水的鞭子,抽向尚在歸途的鄧晨。
燈火下,劉秀手執奏疏,眉頭緊鎖。
陰麗華捧熱奶湯進殿,輕聲:\"陛下也信二姐夫糜費?\"
劉秀搖頭:\"朕知他苦,但眾口鑠金。火器之利,朕親見;火器之害,朕亦慮——若人人仿造,天下豈不遍地雷火?\"
他抬眼望殿外飄雪,似望見千里外火龍騎殘旗:\"待他歸,朕要聽他親口說——為何藏私?又為何此時才用?\"
消息傳回常山,留守府中。
韓清漪、白芷、孔柳、小娥四人,連夜剪下發一縷,以白綾包之,寫\"請罪表\",自愿赴洛陽為夫辯冤。
鄧晨父鄧宏,拄杖立于庭,雪落滿肩:\"我兒藏私?他藏的是'不忍'!\"老人顫聲,\"若早用火器,中原少死十萬,可多十萬孤兒寡母!\"
四女拜別公公,冒雪登車,星夜赴京,一路散發\"民謠\":
\"陰山雪,火龍熱,
兩千騎,破胡月;
若問器,造于常,
愿鑄犁,莫鑄鐵!\"
百姓口耳相傳,為鄧晨攢下第一波\"民意\"。
歸師抵鄴城,驛館小憩。
周士命人抬來兩只大缸:一缸裝\"血耳\"一萬八千枚,一缸裝\"鐵車殘片、炮彈碎片\"百斤,以鹽硝腌之,防臭防銹。
又取火龍旗殘角,上書血字:
\"火藥盡,忠魂未盡;
彈丸空,血耳為證。\"
鄧晨親筆表文,附其后:
\"臣藏私,非為私,實為不忍同族相殘;
今用雷火,非逞威,愿為陛下永靖北疆。
若罪臣可免常山一錢糧,臣愿再赴漠北,
以余生鑄犁,鑄炮,惟陛下所命。\"
表文與\"證物\"同封,快馬先行,直指洛陽。
正月初六夜。
南宮卻非殿,百官云集,炭火通紅,卻暖不了滿殿暗涌的寒意。
鄧晨披素袍,免冠而入,后隨周士及四名抬缸兵士。缸蓋掀開,鹽硝混著血腥味撲鼻,百官掩鼻,有人當場干嘔。
鄧晨卻捧起一把\"血耳\",高聲道:
\"諸公彈劾臣糜費!
一耳,可換一胡騎不再南犯;
萬耳,可換北疆十年無烽火!
這——算不算糜費?
臣藏私器,
藏的是不忍同族相殘之私;
放的是永絕胡患之公!
今日火藥盡,臣心亦空,
愿以此萬耳,換陛下北疆十年安眠!\"
聲落,殿內鴉雀無聲,只聞炭火\"噼啪\"。
劉秀緩緩起身,行至缸前,拈起一片鐵車殘片,指尖被劃破,血珠滴落,與\"血耳\"混色。
他抬眼環視眾臣:\"朕北巡時,邊民為朕遞上一塊胡人射來的鐵鏃,鋒口帶血。今日,朕還他們一塊鐵——帶胡人血的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