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阿瑪額娘也挺迫不及待的,畢竟茯苓如今都已經二十四歲了,絕對算是個大姑娘了。
放在從前,茯苓是得熬到三十歲才能獲得恩典歸家嫁人的,阿瑪額娘再著急也沒有辦法,但是維珍一早撂過話,不會留茯苓她們到三十歲,只要她們說定了人家,就會提早放她們歸家嫁人的,若是她們愿意的話,嫁人之后,還可以繼續為維珍做事。
還有這樣的好事兒?!
茯苓的阿瑪額娘哪兒有不激動的?
他們這樣的人家又沒有豪門大戶不許閨女、媳婦兒拋頭露面的臭毛病,再說了,他們滿人這方面的顧忌也的確不多。
所以茯苓的阿瑪額娘是特別支持茯苓一直為維珍做事的。
為側福晉做事多好啊,一家子都跟著臉上有光不說,里子也厚實不是?
如今茯苓為側福晉打理那么大的產業,備受側福晉重用,恩典更是不少,頭幾年側福晉就賞賜了茯苓一套宅院呢,這回茯苓跟著側福晉去山東辦差幾個月,一回來,就得了側福晉四十八兩的賞賜!
旁人家十個兒子捆在一起都不如他家閨女出息!
因著家里沒兒子,只有茯苓一個閨女,沒少被人輕看,茯苓的阿瑪額娘從前還盼過茯苓能夠爭氣點兒,被四爺給看上,做個侍妾也好啊,要是能為四爺生個一兒半女那就更了不得了,看誰還敢輕看他們家!
如今茯苓是真的出息了,走的卻不是四爺的道兒,而是側福晉的道兒!
雖然怪叫人意想不到的,但是終歸閨女還是出息了!
他們做阿瑪額娘的與有榮焉,也盼著茯苓能夠一直出息下去。
事業上,他們用不著為茯苓發愁,自然而然地就開始琢磨茯苓婚嫁的事兒了。
就茯苓這條件,哪個婆婆不喜歡?
說是十里八鄉的媒人都聞風而動那真不帶夸張的,茯苓的阿瑪額娘自然輕信媒人把男方吹得天花亂墜,他們也進行了私下做了摸排評估,還據此跟茯苓做過總結。
這個綜合條件最好,不過是讀書人家,怕是墨水喝多了臭毛病多,那個次之,是個滿人家庭,不像漢人家庭規矩多,但卻是個武夫,老兩口擔心這人的一身蠻勁兒會不會拿媳婦兒當沙包使……
茯苓:“……”
所以,她不愛回家啊!
被催婚的姐妹、尤其是心里已經有人兒的姐妹,肯定能夠理解她!
不過茯苓也的是法子應對,一句“側福晉這邊事兒多”,最少能讓她獲得半個月的清凈,不過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她也不能為了個木頭樁子似的男人一直不顧阿瑪額娘的心焦吧?
從山東回來之后,茯苓就打定主意要結束暗戀這件小事兒。
要么暗戀轉明戀,要么是干脆兩個人劃清界限,往后高郎中的心意她再也不琢磨了,回家聽聽阿瑪額娘的總結,挑一個他們二老最中意的人選,然后迅速完成嫁人生娃一條龍,再迅速地投入她熱愛的事業中去!
情情愛愛再美好,也擋不住她對事業的熱愛!
沒錯,事業才是她最好的良人!
她想通了!
與此同時,同樣想通了的高郎中也馬不停蹄地開始自己捅窗戶提親訂婚的一條龍行動。
雙方的父母真是一拍即合。
高郎中父母喜歡茯苓的能干爽利,簡直不要太符合他們為自己那三腳踹不出一個屁的兒子挑選媳婦兒的標準。
茯苓的父母也滿意高郎中既沒有書生的臭毛病也不像武夫會沖媳婦兒揮拳頭。
嘖,畢竟還有側福晉給茯苓做主嘛!
雙方父母都滿意得不得了,喜得見牙不見眼,高郎中暗暗松了口氣兒,事情進展的順利超乎他的想象,早知道……
早知道他糾結個蛋啊!
就只有茯苓暈暈乎乎的,她還沒反應過來呢!咋就要嫁人了?!
茯苓的心情維珍并不清楚,反正知道了這倆戀愛腦終于鎖死之后,她是長長舒了口氣兒的!
挺好,往后她的小茯苓再也不用時不時多愁善感“他喜歡我”“他不喜歡我”了。
她也不用繼續去聽高郎中的戀愛腦發言了!
歐耶!
……
了了一樁心事,武格格跟維珍都松了口氣兒。
武格格甫一回去自己的院兒里,就忙不迭地著人回武家給兄長遞話,自然了,武兄也會盡快將寫信將這好消息告訴在外地做知州的武父武柱國。
維珍這邊也不閑著,也回房去給嫂子寫信告知此事,又安排小池子去李家遞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