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十月初十。
黃道吉日,宜開市、求財。
關門小半年的沈記果蔬生鮮超市再次開張。
三店同開,自然得好生熱鬧熱鬧。
和果蔬生鮮超市挨著的兩家鋪子也同時開張。
一家是沈記雜貨鋪,一家沈記熟食鋪。
挨著仕女閣的沈記琉璃鋪子裝修比較講究,還得過一陣子才能開張。
大紅的對聯貼在每間鋪子門口。
沈家人和三個店的掌柜、伙計在果蔬鋪子后院開臨時會。
主要掌柜和伙計都是新官上任,沈清棠給他們加油鼓氣,讓他們不要緊張。
掌柜和伙計都是秦家軍的人或者軍屬。
對沈清棠來說,在北川才沒有用人慌。
北川有不少身懷大才的流放犯,尤其是九族流放的,里頭也不缺能當掌柜的人才。
在西城隨便找一個人都能用,也可用,忠誠度會更高些。
因為流放犯基本都是先抄家再流放,到北川后大都一窮二白,什么都沒有。
沒有銀子,沒有土地,甚至沒有工作。
如果用他們當掌柜或者伙計都不怕他們卷款逃跑。
畢竟一般情況下,他們下半輩子連北川都出不去。
只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沈家人想優先照顧軍人、軍屬。
從商的軍人是臨時工,目的是為了賺錢養活戰友們。
若有戰,他們就會離開。
于是,沈清棠給每個店多配了幾名伙計。
也不怕浪費工錢。
未來沈家在北川不止有五個店。
沈嶼之得留在山谷里管著耕地、大棚。
李素問要管著家管著家禽、家畜,偶爾還要給孩子們上課。
沈清柯如今公務纏身,也沒空。
只余沈清棠更是干不完的活。
山谷里的商業街下個月就能開張。
她得負責把大山谷多數的糧食和蜂蜜賣出去。
要給仕女閣研制新的甜品。
要遠程遙控南方的經銷商,還想在北方用類似的模式推廣沈記。
是沈記不是沈記糖水鋪子。
還想在北方鋪路。
鋪設從北川到海邊的軌道。
有可能的話她都想把路鋪到京城。
總之一家人分身乏術,只能花錢雇人幫工。
陸思明的職責就是管著北川所有的賬目和鋪子經營。
若是考察一段時間,陸思明人品和本事都沒問題,沈清棠想把南方的賬本也都交給陸思明打理。
既然都是自已人,沈清止棠簡短的囑咐了幾句開張的注意事項,就讓大家到各自負責的鋪子里做最后的準備等著吉時開門。
李素問揉著右眼皺眉,“我右眼皮一直跳。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希望不會有什么倒霉的事發生。”
沈清棠撕了一小點兒空白的紙,沾上水,示意李素問閉眼之后,給她貼在眼皮上。“娘,別擔心!這樣不就破了?白跳!”
李素問被逗笑,在她額頭上輕輕點了兩下,“還是你鬼主意多。”
別說,有沈清棠在,李素問就是覺得心里踏實。
這一年,女兒竟然成了家里的頂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