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爹沒事種種地,教教小孩子。以后就在這里養老哪也不去。”
沈清棠搖頭,“那不行。依照我哥的本事,將來必然要回京為官。季宴時……我恐怕也得去京城。你跟我爹也得回去。
再說了,我大姐還在京城。你和我爹身邊不能一個孩子都沒有吧?”
“我倆不在,你們才能放開手腳做事不是?”李素問笑著搖頭,“你爹當了大半輩子的紈绔,就算回到京城也幫不了你們什么。
我更是個沒主見的,不給你們惹事就是好的。”
“娘……”沈清棠拉長了聲音抗議。
李素問認輸,退了一步,“回不回京的事以后再商量。鋪子的事必須分開。這事要聽我跟你爹的。
你看單一個果蔬鋪子,每日流水幾百兩銀子,交完稅發完工錢,也到手大幾千兩銀子。
就北川這巴掌大的地方,我跟你爹做什么能花這么多銀子?”
沈清棠想了想也退了一步,“行!鋪子都歸我。但是,當初的啟動資金都是咱們一家人一起賺的。哪怕我在南方經營的事業也是從家里帶的銀子做的本錢。
這樣,以后不管我去哪開鋪子,賺多少銀子,都給家里兩成。”
若不是有季宴時這個燒錢的無底洞在,她想給家里四成。
季宴時的事她了解的不多,只是之前聽季九無意間提起過。
他們商隊賺的銀錢半數填補了秦家軍。
剩下的半數用來培養人才、安插細作、布局等。
每日掙銀子數以萬計,花銀子同樣數以萬計。
看著風光無限,實則捉襟見肘。
當然,銀錢的事季宴時不管,是季九全權負責。
不管大家小家,誰當家誰發愁。
夫妻一體,不管將來季宴時想做什么,沈清棠要不想守寡,就不能讓季宴時輸。
最起碼不能輸在她擅長的領域。
想到這里,沈清棠又補了一句,“等季宴時的事情告一段落,兩成再變成四成。”
李素問不同意:“這像什么話?你知道咱們女人嫁人后最忌諱什么?最忌諱的就是分不清大家小家。
你一味從娘家拿財物補貼婆家,就會失去娘家。
一味從婆家拿財物補貼娘家,就會失去婆家。
再說,以你的能力,兩成也不是小數。四成?不行!堅決不行。一成,不能再多。”
母女倆一番商討之后,各退一步。
暫時分一成,等將來季宴時的事塵埃落定后,一成變三成。
沈家也不白拿分紅,會把家中多余的錢財都投到沈清棠要做的生意中。
說白了,就是借沈清棠的手,錢生錢而已。
于是母女倆攜手坐著馬車到北川——分家。
在沈清棠的堅持下,果蔬生鮮超市和熟食鋪子都留給沈嶼之和李素問。
原因無他,這倆鋪子本來就是相輔相成,也能消化山谷里種出來的東西。
比如大豆可以做成各種豆制品。
番薯,可以做成烤紅薯放在鋪子里賣。
其余的糖水鋪子、琉璃館、雜貨鋪、麻辣燙鋪子都歸沈清棠。
幾個鋪子的賬本,從開店就分開單記。
如今分家,不過是賬本摞一摞,分一分。
而且熟食鋪子是才開不久,果蔬生鮮超市也是中間歇業再開,賬本厚度有限,十分好交接。
不過一炷香的工夫,就交接完畢。
本來沈清棠的意思是,賬本還放在一起讓陸思明統管。
李素問拒絕了,不是信不過陸思明,只是怕給陸思明添麻煩。
沈清棠說了要去云城開店,到時候南來北往的賬本少不了,若再加上果蔬超市細碎的賬本,相當于陸思明還得分一部分精力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