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陽笑著回答:“大爺,您放心。我們在宮里試驗了好多回,都成功了。您看這示范田,和您旁邊的地比一比,差別多明顯啊。”】
【在張陽等人的耐心勸說下,一些農戶開始嘗試使用新肥料。不出所料,使用新肥料的農田糧食產量大幅提升。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果,其他農戶也紛紛效仿。】
【隨著新肥料在民間逐漸推廣開來,糧食產量得到了顯著提高。朱由檢并沒有滿足于此,他繼續召集太醫和農業方面的專家,探討如何進一步優化肥料配方,提高肥料的效果和適用性。】
【一日,在御花園的臨時試驗田旁,朱由檢與李方、張陽等人再次商討肥料之事。朱由檢看著試驗田中的莊稼,說道:“如今這肥料雖有成效,但不同的土地、不同的莊稼,似乎對肥料的需求也不同。我們能否研制出更具針對性的肥料?”】
【李方思索片刻后說:“陛下圣明。臣認為可以針對不同的土壤性質和莊稼種類,調整肥料中各種成分的比例,或許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張陽也補充道:“陛下,我們還可以嘗試添加一些其他的物質,比如一些微量元素,看看是否能進一步促進莊稼生長。”】
【朱由檢點頭贊同:“就按二位愛卿所言,繼續深入研究。朕期待你們能研制出更完美的肥料,讓我大明的每一寸土地都能豐收,讓百姓都能過上富足的生活。”】
【在朱由檢的持續推動下,肥料的研究不斷取得新的進展。而隨著糧食產量的穩定增長,大明的百姓生活逐漸安定,國家也朝著繁榮富強的方向穩步邁進。】
【新肥料在全國多地推廣后,各地的糧食產量顯著提升,百姓們的生活逐漸安穩。然而,朱由檢卻沒有絲毫懈怠,他深知農業是國家的根本,還有許多細節可以完善。】
【這日,朱由檢在御書房召見了工部尚書趙剛與太醫院院使李方,商討肥料推廣中出現的新問題。】
【朱由檢神色凝重地說道:“如今肥料推廣雖有成效,但朕聽聞在偏遠地區,運輸困難導致肥料供應不足,且部分農戶因文化有限,難以理解復雜的使用說明,你們有何對策?”】
【工部尚書趙剛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臣建議在各地增設肥料制作工坊,就地取材制作肥料,既能解決運輸難題,又能降低成本。至于使用說明,可簡化內容,繪制通俗易懂的圖畫,方便農戶理解。”】
【李方也點頭附和:“陛下,臣還建議挑選各地經驗豐富的老農,對他們進行肥料使用培訓,再讓他們去指導周邊農戶,如此便能以點帶面,讓更多人掌握正確的施肥方法。”】
【朱由檢微微頷首,眼中露出贊許之色:“二位愛卿所言極是,此事就交由你們負責,務必盡快落實,不可耽誤農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