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喃喃自語:“或許可從發光材料上尋突破……張師傅,您說要是不用明火,改用會發光的物質,能不能成?”】
【張萬順吐出一口濃煙,沒好氣地說。】
【“小娃娃,你以為是過家家呢?古往今來,哪有不用火就能發光的東西?”】
【趙青撓撓頭,笑道:“師傅,不試試怎么知道?”】
【“我聽說西洋人用一種白土,和硫磺混在一起能發熱,咱們說不定能琢磨出會發光的方子。”】
【首次試驗,團隊將微型油燈裝入鐵皮盒。】
【朱由檢得知后,不顧太監勸阻,親自來到試驗場。】
【他小心翼翼地打開盒子,不料滾燙的燈油瞬間潑出,在龍袍上燙出焦痕。】
【“廢物!”】
【他怒不可遏,一腳踢翻試驗臺,銅燈盞滾落在地,發出刺耳的聲響。】
【“若將士攜帶此物,豈不成了移動火源?你們到底有沒有用心?”】
【趙青嚇得臉色慘白,“噗通”一聲跪地。】
【額頭重重磕在青磚上:“陛下息怒!是臣等考慮不周。”】
【“但臣等發現一種白土,與硫磺混合后能緩慢燃燒,或許可替代明火,懇請陛下再給我們一次機會!”】
【新的試驗在城郊廢宅進行。】
【當混合物點燃的剎那,一聲巨響傳來。】
【劇烈的爆炸震碎窗欞,木屑紛飛。】
【趙青滿臉血痕,狼狽地從廢墟中爬出。】
【“白土比例不對…引發爆燃…陛下,再給我們些時日,一定能成功!”】
【御史臺的彈劾奏章當日便堆滿御案,言辭激烈。】
【“陛下妖言惑眾,致使匠人傷殘,實乃昏君之舉!”】
【“沉迷奇技淫巧,置江山社稷于不顧!”】
【朝堂上,面對眾臣的指責。】
【朱由檢舉起纏著紗布的手臂,聲音鏗鏘有力。】
【“這點傷痛算什么?若能讓黑夜如白晝,朕愿以身試險!”】
【“誰再敢阻攔革新,休怪朕不客氣!”】
【轉機出現在臘月廿三。】
【那夜大雪紛飛,趙青在工坊里反復調配材料。】
【不慎將螢石粉混入其中。】
【突然間,黑暗的工坊里亮起一抹幽藍的微光。】
【他瞪大了眼睛,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抱著匣子狂奔入宮,在雪地中摔得滿身泥濘也渾然不覺。】
【朱由檢接過尚未成型的“神火匣”,在漆黑的御花園疾走。】
【看著手中穩定的光芒,他難掩興奮。】
【“無需明火便能發光,且光線穩定!快,給朕做五十個!”】
【“趙青,若此次成了,朕重重有賞!”】
【首批樣品送往北疆那日。】
【總兵王猛對著發光的匣子直撓頭,滿臉狐疑。】
【“這玩意兒不用火折子,晃兩下就亮?別是糊弄人的吧?”】
【副將在一旁也皺著眉頭:“將軍,這東西看著邪乎,能靠譜嗎?”】
【王猛沉思片刻,道:“陛下親自督辦的,想必不會兒戲。”】
【“今夜突襲韃靼營帳,就帶上它試試!”】
【當夜,明軍借著神火匣的白光,如鬼魅般穿透雪幕。】
【當光芒照亮敵軍驚愕的面孔時,韃靼士兵驚恐地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