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鍋爐里的水逐漸燒開,白汽開始噴涌而出,可葉輪卻只是微微顫動了幾下,便停了下來,模型船在水面上紋絲不動。】
【朱由檢眉頭緊皺,盯著顫抖的葉輪,問道:“為何不動?究竟是何處出了問題?”】
【鐵匠李鐵急忙上前,仔細檢查了一番,隨后滿頭大汗地回稟:“陛下,蒸汽產生的壓力不足,而且葉輪的材質太軟,根本承受不住動力,這才導致無法正常運轉。”】
【“既然如此,”朱由檢語氣堅決,“立即改用精鋼鍛造葉輪,同時加大鍋爐的尺寸。限你們三日之后,再次進行試驗!”】
【然而,第二次試驗卻遭遇了更大的危機。】
【當鍋爐壓力逐漸升高時,突然傳來“砰”的一聲巨響,鍋爐爆炸了!】
【碎片如雨點般四處飛濺,一名年輕的工匠躲避不及,腿部被嚴重劃傷,頓時鮮血直流,現場亂作一團。】
【這一消息很快傳到了朝堂之上,御史們紛紛上書彈劾。】
【朝堂上,御史大夫鄭三俊手持奏章,言辭激烈地說道:“陛下,此等奇技淫巧,不僅耗費大量錢財,如今還致使工匠受傷,實在是得不償失!望陛下即刻停止這荒謬的嘗試,以免釀成更大的災禍!”】
【朱由檢面色冷峻,在朝堂上展示著那名受傷工匠染血的繃帶:“革新之路,哪有不付出代價的?難道眼睜睜看著漕運日益衰敗,百姓繼續在苦難中掙扎,才是正確的選擇?朕心意已決,舟楫監的研發工作,必須繼續,任何人不得阻攔!”】
【研發工作陷入了困境,工匠們的士氣也低落到了極點。】
【朱由檢再次來到船廠,只見宋應星滿臉疲憊地坐在一堆圖紙之中,雙眼布滿血絲,頭發亂糟糟的。】
【“宋應星,切莫灰心。”朱由檢走上前去,彎腰撿起地上的一張圖紙,“想當年,火器剛傳入我朝時,眾人皆視其為妖物,避之不及。可如今,它卻成為了我們抵御外敵的重要利器。這蒸汽之術,只要我們堅持不懈,也一定能夠成功。”】
【宋應星聽后,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他站起身來,堅定地說道:“陛下放心,微臣定會全力以赴。經過這段時間的思考,我認為可以對鍋爐的結構進行改良,增加一個安全閥,以此防止爆炸事故的發生。同時,葉輪的設計也需要重新調整。”】
【在接下來的三個月里,整個舟楫監沉浸在緊張而又忙碌的研發氛圍中。】
【工匠們日夜趕工,不斷試驗、改進。】
【終于,一艘長達二十丈的蒸汽漕船建造完成。】
【試航的當天,朱由檢早早地來到了現場,岸邊也圍滿了聞訊而來的百姓和官員。】
【隨著鍋爐中蒸汽不斷噴出,巨大的葉輪開始緩緩轉動,漕船也隨之緩緩向前移動,速度越來越快。】
【老船匠吳大海瞪大了眼睛,忍不住驚呼道:“好家伙!這速度,比風帆船快多了!真是不可思議!”】
【周圍的百姓們也紛紛發出陣陣驚嘆,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消息傳回京城,滿朝大臣既驚訝又疑惑。】
【戶部尚書畢自嚴經過一番計算后,上奏道:“陛下,若能將此船推廣,漕運效率至少能提高三倍,每年可節省白銀數十萬兩,這對國庫而言,可是一大福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