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這僅僅只是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奇跡等待著大明去創造。】
……
洪武位面
朱元璋盯著織云機運轉的畫面,手指無意識摩挲著腰間舊刀,良久開口:“當年咱媳婦馬秀英在軍營里織布,雙手磨得全是血泡。這機器要是早有,也能少受些罪。”他轉頭吩咐近侍,“把應天城的織匠都召集起來,讓他們也瞧瞧,能不能琢磨出個門道。”
劉伯溫撫須沉思,眉頭微皺:“陛下,水力織機雖能提升產量,但江南織工眾多,驟然替代恐生事端。臣建議先在官營織坊試行,再逐步引導民間。”
徐達撓撓頭,咧嘴笑道:“俺帶兵的衣裳總是破破爛爛,要是這機器能多織布,以后弟兄們都能穿上新衣裳打仗!”
常遇春灌了口酒,大笑道:“等天下太平,咱老常家也開個織坊,用這‘織云機’織出的布,保準比云錦還漂亮!”
永樂位面
朱棣看著綢緞在機杼間飛速成型,猛地一拍桌案:“比朕的寶船還精巧!鄭和,你帶些能工巧匠去西洋,看看他們的紡織機,再和這‘織云機’比比!”
鄭和躬身應命,目光炯炯:“陛下,若將此機裝上寶船,船隊航行時也能織布,既省人力又增物產,西洋諸國見了,更要驚嘆我大明智慧!”
解縉推了推眼鏡,興奮道:“此機若成,《永樂大典》配圖所需的綢緞,便可大量制作,編修進度也能加快!”
姚廣孝雙手合十,神色凝重:“陛下,機巧奪天工,恐遭天忌。臣建議在織坊供奉織女牌位,以安工匠之心。”
宣德位面
朱瞻基打翻手中的蛐蛐罐,盯著演示畫面急道:“朕的官窯瓷器總缺綢緞包裝,這機器要是能多產布,可解大難題!楊愛卿,速速讓工部仿制!”
楊士奇扶著老花鏡,憂慮道:“陛下,制造織云機需精鋼與木材,且工匠要學新技藝。臣建議先在蘇州設官辦工坊,招募年輕織工培訓。”
于謙抱拳請命:“臣愿在宣府推廣!邊軍冬衣常缺布料,若能就地織布,將士們也能少受些寒。”
楊溥皺著眉頭翻賬本:“添置機器、修建水壩,處處要錢。陛下,要不向綢緞商預征稅款,以工代賑?”
嘉靖位面
朱厚熜把玩著玉佩,漫不經心道:“比朕的煉丹爐有意思。嚴卿,讓嚴世蕃盯著,宮里修道觀的帷幔,就用這機器織的布。”
嚴嵩躬身哈腰:“陛下圣明。不過江南織行背后多有權貴,臣需小心周旋,以免觸怒利益。”
戚繼光在薊州來信中寫道:“末將觀此機,若能改裝為軍用,士兵縫補甲胄也能省時省力。懇請朝廷撥付一臺研究。”
胡宗憲撫須沉思:“東南沿海倭寇常搶絲綢,此機若推廣,需加強工坊守衛,嚴防技術外流。”
隆慶位面
朱載坖看向張居正,神色憂慮:“張先生,這織云機雖好,但可能斷了許多織工生路,如何是好?”
張居正展開改革方案,沉穩道:“陛下,可效仿一條鞭法,設立‘機稅’;同時開設技校,教織工操作機器,授以新職。”
高拱拍案而起:“對阻撓革新者,嚴懲不貸!九邊軍費緊缺,多產綢緞換白銀,正是時候!”
王崇古在邊關來信中激動道:“此機若能運到九邊,用馬隊馱羊毛織布,既省運費,又能改善將士衣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