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位面
朱瞻基將米價奏折推給楊士奇,神色凝重:“楊愛卿,把官窯的陶工都派去燒制隧道磚,務必在秋收前挖出第一條運糧道。”
楊士奇扶著老花鏡查看圖紙:“陛下,江南土質松軟,建議采用‘甕城式’分段挖掘,每十丈加固一次,以防坍塌。”
于謙主動請纓:“臣在宣府督建糧倉,若地道能直通邊塞,將士們過冬就不愁糧草了!”
楊溥攥著算盤愁眉苦臉:“光是挖地道的工錢,每月就要耗銀萬兩……陛下,要不試行‘以工代賑’,招募饑民做工?”
嘉靖位面
朱厚熜把玩著玉扳指,漫不經心地道:“嚴卿,讓嚴世蕃盯著,朕的永陵地宮也要用這地龍車技術,以后朕的棺槨就從地道運進去。”
嚴嵩低頭哈腰:“陛下圣慮深遠。不過民間傳言挖地道會破風水,需讓龍虎山道士作法安撫人心。”
戚繼光在薊州來信中疾呼:“末將愿在長城下修建地下糧道,就算韃靼斷了地面補給,我軍也能堅守半年!”
胡宗憲盯著海防圖冷笑:“倭寇擅長夜襲,若在沿海建地道軍火庫,他們連火藥味都聞不著!”
隆慶位面
朱載坖將工程預算扔給張居正,急道:“張先生,國庫空虛,這地道如何能又快又省地建成?”
張居正展開《地龍新政》:“陛下,可效仿鹽引制,允許富商入股共建,以二十年通行權作回報。”
高拱拍案道:“誰敢阻撓地道建設,就以‘通敵資寇’論處!九邊將士等著糧草救命!”
王崇古在邊關快馬加鞭送來奏疏:“若地道通到大同,俺們就能把草原的牛羊用‘地龍車’運到京城,陛下想吃涮肉隨時都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