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撫摸著槍身的雕花,忽然想起剛即位時那些銹跡斑斑的火銃,以及那些在遼東戰場上因武器落后而枉死的將士。遠處,神機營的士兵正在操練,整齊的腳步聲驚起一群麻雀,在春日的暖陽中振翅高飛。這場與火器的較勁,終于讓大明的軍工擺脫了“匠人隨性而作”的局限,而那些刻在銅模上的精密刻度,正為古老的帝國刻畫出走向近代化的清晰軌跡。正如《明史·神機志》所載:“帝之神機營,非獨強兵之策,實乃開近代工業之先河也。”】
……
洪武位面
朱元璋握著標準化火銃的槍管,粗糙的拇指摩挲著刻在上面的“神機一號”字樣,突然轉頭對徐達說:“把徐輝祖叫來,讓這小子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火器!當年他在南京城頭用的火銃,連土匪都打不死。”
劉伯溫湊近觀察鏜床留下的鏡面般膛線,撫須沉吟:“陛下,此器雖利,但需防工匠偷工減料。臣建議在每支火銃刻上工匠姓名,若有質量問題,連坐追責。”
徐達掂量著火銃的重量,咧嘴笑道:“俺的騎兵要是都配上這玩意兒,蒙古人的彎刀還沒砍過來,就先被崩了門牙!”
常遇春拍著大腿哈哈大笑:“以后打仗不用沖在前頭了!躲在后面放槍,還能多喝幾壺酒!”
永樂位面
朱棣將標準化火銃往桌上一砸,震得《永樂大典》編纂進度表嘩啦啦翻動:“鄭和!把這火銃圖紙抄二十份,給每艘寶船都配上!以后遇到番邦不開眼的,直接開銃打招呼!”
鄭和單膝跪地,手按火銃發誓:“陛下,若寶船裝備此器,西洋諸國敢有不服者,臣必以火銃教他們做人!”
解縉推了推被火藥熏黑的眼鏡,興奮道:“臣建議在《大典》里專門增設‘火器篇’,把這標準化之法傳于后世!”
姚廣孝輕撫火銃上的梵文銘文,低聲道:“陛下,火器戾氣太重,需在銃身刻《般若心經》以鎮殺劫。”
宣德位面
朱瞻基用火銃槍管挑起蛐蛐罐,對楊士奇挑眉:“楊愛卿,朕的‘將軍’要是有這火銃的準頭,早把隔壁的‘黑霸王’打趴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