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十五年秋,蕭瑟的秋風掠過華北平原。田間地頭,老農們彎著腰,手持木梿枷一遍又一遍地捶打麥穗,揚起的塵土混著汗水,在他們布滿溝壑的臉上劃出泥痕。六十歲的張老漢捶打了整整兩個時辰,直起腰時眼前發黑,扶著樹干大口喘氣:\"這哪是收糧食,分明是要命!\"遠處的打谷場上,堆積如山的未脫粒谷物在雨中發霉腐爛,發出陣陣刺鼻的氣味。與此同時,江南水鄉的稻農們也在為脫粒發愁,人力摔打稻谷效率極低,大量糧食在潮濕的氣候中變質,糧倉的存糧連往年的一半都不到。】
【乾清宮內,朱由檢翻閱著各地的災情奏折,手背上青筋暴起。戶部奏報觸目驚心:\"今秋糧食減產四成,多地糧倉空虛,糧價暴漲五倍,百姓已開始以野菜、樹皮充饑。\"他猛地將奏折摔在地上,怒喝道:\"難道朕的大明,連糧食脫粒都解決不了?\"目光掃過墻角堆放的《農政全書》,突然想起書中記載的西方脫粒方法,心中燃起一絲希望。】
【次日早朝,奉天殿內三十六根盤龍柱間彌漫著壓抑的氣息。朱由檢舉起一把發霉的稻谷,聲音低沉而憤怒:\"諸位愛卿,看看這糧食!豐收之年卻因脫粒艱難而腐爛,百姓餓殍遍野,你們作何感想?可有良策?\"】
【內閣首輔洪承疇整了整蟒袍,上前跪奏:\"陛下,臣已下令各地官府組織百姓加緊脫粒,同時調撥鄰省余糧救濟......\"】
【\"調撥?鄰省又有多少余糧?\"朱由檢打斷道,\"年年靠人力捶打、腳踩脫粒,效率低下,損耗巨大!工部,朕聽聞西洋有用機械脫粒之法,能否用蒸汽造出更高效的脫粒機?\"】
【工部尚書宋應星捧著圖紙出列,神色凝重:\"陛下圣明。若能制造'豐廩機'蒸汽谷物脫粒機,或可大幅提升脫粒效率。但其中涉及蒸汽動力與脫粒裝置的精準配合、谷物輸送的流暢性、脫粒部件的耐磨耐用等諸多難題。且目前國內并無成熟經驗借鑒,一切都需從頭摸索。\"】
【\"沒有經驗就去積累!\"朱由檢一拍龍案,震得硯臺里的墨汁四濺,\"即刻成立'農械監',選址京城近郊。朕撥內帑四十萬兩,所需工匠、物料,各地必須全力配合。若有延誤,嚴懲不貸!\"】
【農械監內,蒸汽彌漫,敲打聲、爭論聲此起彼伏。老木匠劉福生蹲在地上,吧嗒著旱煙袋:\"用鐵家伙脫粒?這能靠譜嗎?木頭做的梿枷用著順手,鐵疙瘩別把糧食都糟蹋了。我活了大半輩子,就沒聽說過這種事!\"】
【年輕的鐵匠趙鐵牛蹭了蹭臉上的煤灰,指著圖紙反駁:\"劉師傅,您看這蒸汽帶動的滾筒,上面布滿鋼齒,轉起來脫粒肯定比咱們用手快十倍!您就不想試試新鮮玩意兒?\"】
【傳教士湯若望推了推眼鏡,補充道:\"理論上可行,但實際操作中,需精確控制蒸汽動力的大小。動力過強,谷物會被過度打碎;動力不足,則脫粒不干凈。而且要設計合理的谷物輸送和篩選裝置,確保脫粒干凈又不浪費。\"】
【首次試驗在一個灰蒙蒙的清晨進行。簡易的豐廩機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響,蒸汽升騰而起。當把麥穗放入進料口后,滾筒轉動起來,卻卡頓嚴重,許多麥穗卡在縫隙中,脫粒效果極差。更糟糕的是,運轉過程中,一個鋼齒突然崩裂飛出,險些傷到旁邊的工匠。】
【\"為何會這樣?\"朱由檢臉色陰沉,盯著滿地狼藉。】
【宋應星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惶恐道:\"陛下,滾筒的轉速不均勻,導致卡頓。鋼齒的材質不夠堅硬,承受不住沖擊力。而且谷物輸送通道設計不合理,容易堵塞。\"】
【\"十日之內必須改進!\"朱由檢冷冷地說,\"再失敗,你們都去田里用梿枷脫粒!\"】
【研發陷入困境,農械監的工匠們日夜苦思冥想。趙鐵牛在觀察石磨磨面時,突然有了靈感。他興奮地跑回監內,拉著眾人說:\"我們可以像石磨那樣,增加一個勻速轉動的皮帶輪,穩定滾筒的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