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三十三年夏,暴雨如注,黃河水勢暴漲,渾濁的浪濤裹挾著泥沙,如同脫韁的猛獸般沖擊著沿岸堤壩。開封城外,渾濁的洪水已經漫過城墻根基,無數房屋在洪水中轟然倒塌。難民們擠在高處的土丘上,望著被洪水吞噬的家園,哭聲震天。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跪在泥水中,雙手向天,老淚縱橫:\"老天爺啊,這是要我們百姓的命啊!\"與此同時,各地的加急文書雪片般飛進紫禁城,上面滿是水患的慘狀描述:\"河水泛濫,田廬盡毀,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
【乾清宮內,朱由檢眉頭緊鎖,龍案上攤滿了受災地圖,朱筆在地圖上圈出的重災區觸目驚心。案頭《河防通議》被反復翻閱,\"治水安邦\"四字旁朱批密布,卻始終找不到破局之法。\"難道我大明百姓,就要在這洪水中掙扎求生?\"他一拳砸在龍案上,震得燭臺搖晃,火苗跳躍不定,映照著他憔悴而焦慮的面容。】
【次日早朝,奉天殿內氣氛凝重壓抑。三十六根蟠龍柱間彌漫著沉悶的氣息,晨光透過琉璃瓦灑在金磚地上,卻驅散不了眾人心中的陰霾。朱由檢手持開封城被淹的繪圖,聲音沉痛而憤怒:\"看看這些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你們身為朝廷官員,可有良策?\"】
【內閣首輔洪承疇急忙出列,蟒袍下擺還沾著昨夜商議對策的水漬:\"陛下息怒,臣已調派民夫十萬搶修堤壩,同時開倉放糧賑濟災民......\"】
【\"搶修堤壩?開倉放糧?\"朱由檢猛地將繪圖摔在地上,\"這些只能治標!朕聽聞西洋有蒸汽之力可排水,工部能否造出排水神器,解此燃眉之急?\"】
【工部尚書宋應星捧著一疊圖紙,戰戰兢兢地出列,額頭上布滿細密的汗珠:\"陛下圣明。若能制造'鎮河龍'蒸汽排水機,或可抽干積水,拯救受災之地。但此器械構造極為復雜,需解決蒸汽動力與排水泵的高效連接、管道鋪設難題、不同水位的適應能力等。而且......\"他偷偷看了看一臉不滿的禮部官員,聲音低了幾分,\"此等機械制造難度極大,國內工匠經驗匱乏,恐難以成功。\"】
【\"再難也要造!\"朱由檢猛地起身,龍袍獵獵作響,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即刻成立'安瀾監',選址黃河岸邊。內帑撥銀二百萬兩,召集天下工匠、水利專家!若有推諉懈怠,嚴懲不貸!\"】
【安瀾監內,工坊里人聲鼎沸,鐵錘敲擊聲、木材切割聲交織在一起。老工匠張大力蹲在角落,吧嗒著旱煙袋,盯著設計圖直搖頭:\"這鐵家伙就能把洪水排干?我修了一輩子堤壩,沒聽過這么離譜的事兒!這不是瞎折騰嘛!\"】
【年輕的工匠李二虎卻眼睛放光,拿著圖紙湊上前:\"張師傅,您看這蒸汽帶動的葉輪,一轉起來,排水可比咱們用桶提快多了!說不定能救成千上萬的百姓!\"】
【傳教士湯若望推了推眼鏡,神色凝重地插話道:\"理論上可行,但實際操作困難重重。蒸汽的壓力控制、排水泵的密封性、管道的耐壓能力,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導致失敗。而且黃河水含沙量大,容易堵塞管道,必須設計特殊的過濾裝置。\"】
【首次試驗在一片汪洋的河灘上進行。簡易的鎮河龍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蒸汽管道噴出滾滾白霧。圍觀的百姓們滿懷期待,踮著腳尖張望。然而,排水機剛啟動不久,管道突然破裂,熱水和泥沙噴涌而出,現場頓時一片混亂。張大力跳著腳大罵:\"我就說這不行!這鐵疙瘩分明是害人的!\"】
【\"為何會破裂?\"朱由檢踩著泥水匆匆趕來,繡著金龍的靴底沾滿了泥沙,臉色陰沉得可怕。】
【宋應星滿臉愧疚,顫抖著舉起斷裂的管道:\"陛下,管道材質不夠堅固,承受不住蒸汽的壓力。而且排水泵的葉輪與蒸汽動力銜接不暢,導致運轉失衡。\"】
【\"十日之內必須改進!\"朱由檢怒目圓睜,一腳踢翻旁邊的工具箱,零件散落一地,\"再失敗,你們就用雙手給朕把水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