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武位面
朱元璋將被賊寇焚毀的軍報摔在地上,抽出佩刀削斷案頭銅燭臺:“當年渡江靠木筏,現在連個消息都傳不利索?徐達,把欽天監的星象官都抓來,讓他們給老子從天上摘閃電!”
劉伯溫撿起斷裂的銅枝,在沙盤上畫出八卦陣圖:“陛下,《淮南子》有云‘陰陽相薄為雷’。需在金陵城四角鑄雷公像,再以童男童女血祭,方能引電入器。”
徐達摩挲著腰間虎符,盯著冒煙的燭芯:“等咱的電傳器成了,每個衛所配十臺!看韃子還怎么偷摸行軍!”
常遇春拍案大笑:“老朱,以后咱發軍令不用飛鴿傳書,直接用電雷劈他們屁股!”
永樂位面
朱棣將電傳器圖紙壓在《鄭和航海圖》上,燭火映得眼眸通紅:“鄭和!你下次下西洋,務必帶回南洋的雷石!朕要讓這電火照亮四海!”
鄭和展開航海日志,鄭重記下:“臣遵旨!若將電傳器裝于寶船,遇風暴可瞬間求援!”
解縉推了推歪斜的眼鏡,揮毫疾書:“陛下此舉當入《永樂大典》‘神工篇’!‘電馳萬里驚寰宇,光破重洋耀九天’,妙哉!”
姚廣孝輕撫佛珠,望著圖紙搖頭:“電乃天劫之力,需在器身篆刻《心經》,借佛法鎮住雷霆之怒。”
宣德位面
朱瞻基趴在電燈泡模型上,用蛐蛐草戳動鎢絲:“楊愛卿,朕的蛐蛐斗場要是掛滿電燈籠,是不是比元宵燈會還熱鬧?先給朕的御花園裝十盞!”
楊士奇扶著老花鏡,愁眉苦臉:“陛下,煉銅制線需耗費大量黃銅,恐影響鑄錢。臣建議先用琉璃仿制電燈泡。”
于謙捧著水災急報,急得額頭冒汗:“山東運河決堤!若有電傳器,消息可瞬息抵達,百姓或能少受些災!”
楊溥對著算盤直嘆氣:“單臺電傳器造價千兩白銀…陛下,要不號召藩王眾籌?就說捐電者可入《光明功德簿》。”
嘉靖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