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二年初夏,紫禁城御花園的荷花開得正艷,朱由檢卻被暑氣擾得心煩意亂。他望著案頭融化的冰鎮酸梅湯,突然想起西洋傳教士進貢的自鳴鐘里精巧機關,猛地拍案:\"既然能做出會走的鐘,為何不能造個會凍冰的箱子?工部給朕想辦法!\"】
【早朝時,他晃著半化的冰疙瘩:\"朕知道冰窖藏冰不易,每年運冰死傷無數。你們就不能琢磨出個新法子?\"工部侍郎擦著汗出列:\"陛下,傳聞西域有用硝石制冰之法,但...\"他瞟了眼禮部官員,\"此法有違'冬冰夏用'的古制。\"】
【\"古制能降暑氣?\"朱由檢將琉璃盞重重一放,\"成立'清涼局',召集民間匠人,朕要家家戶戶都有'不用冰的冰窖'!\"】
【清涼局設在京城西市,木匠、鐵匠、藥師們日夜搗鼓。老木匠周老頭敲著檀木:\"要讓箱子自己冒冷氣?除非魯班祖師爺顯靈!\"賣硝石的小販卻來了精神:\"我聽走南闖北的商隊說,把硝石放水里能結冰!\"】
【首次試驗鬧得雞飛狗跳。木制箱子里裝滿硝石水,非但沒結冰,反倒滲出刺鼻的液體。周老頭氣得直拍大腿:\"我說不行吧!這是要把屋子炸了!\"】
【但年輕的藥師學徒阿巧卻發現了玄機:\"師傅們,是不是硝石放太少?我抓藥時,分量不同藥效也不同!\"】
【改良后的\"冰鑒2.0\"用雙層鐵皮包裹,中間填充特制硝石。當第一塊人造冰出現時,圍觀百姓齊聲驚呼。阿巧得意地往冰鑒里放入酸梅湯,半個時辰后端出時,瓷碗外壁掛滿冰珠。】
【這股\"制冷風\"迅速吹遍京城。綢緞莊用冰鑒保存衣料,再也不怕霉爛;肉鋪的鮮肉能多放三日;就連街頭茶館也掛出\"冰鎮酸梅湯,清涼解暑\"的招牌。】
【更有趣的是由此衍生的新行當。\"冰鑒維修工\"挑著工具箱走街串巷,吆喝聲清脆:\"修冰鑒嘞!保準讓您的箱子凍得比臘月還冷!\"】
【與此同時,朱由檢又盯上了生活中的另一件小事——計時。】
【\"每次上朝都要敲鐘擊鼓,誤時誤事!\"他把玩著西洋懷表,\"為何我們不能做出小巧便攜的計時器?\"】
【這次,工部聯合民間鐘表匠,在琉璃廠設了\"時辰坊\"。老鐘表匠趙師傅拿著放大鏡端詳懷表:\"這齒輪比頭發絲還細,怎么打磨?\"】
【年輕銅匠卻靈機一動:\"用竹筒做模具,灌銅水澆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