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搗毀人販子團伙后,朱由檢決定南下江南,聽聞江南在革新政策推動下,工業發展迅猛。他帶著洪承疇、楊嗣昌和孫傳庭,一路輕裝簡行,朝著江南進發。】
【一路行來,越靠近江南,道路上運輸貨物的車隊便越發頻繁,來來往往的皆是滿載著各種工業制品的車輛。朱由檢看著這番熱鬧景象,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期待。】
【終于,他們踏入江南地界。只見城鎮中工坊林立,機器的轟鳴聲不絕于耳,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工業的氣息。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臉上洋溢著忙碌與充實。】
【朱由檢看著眼前的繁榮,欣慰地對洪承疇說:“洪愛卿,看來江南的工業發展果然不負朕望,革新政策在此地已見成效。”】
【洪承疇微笑著點頭:“陛下圣明,江南本就富庶,又得革新政策助力,如今這般繁榮,實乃百姓之福,國家之幸。”】
【楊嗣昌也在一旁接口道:“陛下,您瞧這街上的行人,穿著打扮都透著富足,足見工業發展帶動了民生改善。”】
【孫傳庭四處觀察著,補充道:“不僅如此,陛下,這工坊的規模與數量,也彰顯著江南工業的蓬勃發展,假以時日,必能為大明帶來更多的財富與實力。”】
【朱由檢滿意地笑著,四人繼續前行。他們走進一家頗具規模的紡織工坊,工坊內,紡織機器有序運轉,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著。】
【朱由檢與工坊老板攀談起來:“老板,你這工坊看著生意興隆啊,如今這經營可還順利?”】
【工坊老板笑著說道:“托陛下的福,自從朝廷推行革新,鼓勵工業發展,我們這些工坊主可得益不少。訂單源源不斷,工坊也越做越大。”】
【朱由檢問道:“那在發展過程中,可遇到什么困難?盡管直言。”】
【工坊老板猶豫了一下,說道:“實不相瞞,客官,這困難嘛,倒也有一些。如今工坊擴張,需要更多的工匠,可這招募工匠有些困難。而且,有時候原材料供應也不太穩定。”】
【朱由檢點點頭,將這些問題默默記在心里。離開紡織工坊后,他們又走訪了幾家不同類型的工坊,得到的反饋也大致相似,都存在著工匠短缺和原材料供應不穩定的問題。】
【幾日后,他們來到了當地的府衙。朱由檢表明身份后,知府大人誠惶誠恐地出來迎接。】
【朱由檢坐在府衙大堂,嚴肅地問知府:“朕一路行來,見江南工業發展態勢良好,但也聽聞了一些問題,你可知曉?”】
【知府連忙躬身答道:“陛下,臣有所耳聞。只是這工匠短缺和原材料供應之事,地方上也在想辦法解決,只是成效尚未顯著。”】
【洪承疇看著知府,問道:“那你說說,地方上都采取了哪些辦法?”】
【知府小心翼翼地說:“回大人的話,對于工匠短缺,我們張貼了告示,提高工錢招募,還鼓勵工坊主自己培養學徒。至于原材料供應,我們也派人去協調,可這其中牽扯的事務繁雜,一時難以徹底解決。”】
【楊嗣昌皺了皺眉,說道:“既然知曉問題所在,就該加大力度解決。如今工業發展正處于關鍵時期,這些問題若不解決,勢必影響后續發展。”】
【知府連忙點頭稱是:“大人教訓得是,下官定當竭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