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庭則直言:“解決問題需落到實處,不能只是嘴上說說。你這府衙之中,可有詳細的解決計劃和進度安排?”】
【知府頓時語塞,支支吾吾地說不出個所以然。】
【朱由檢見狀,心中已有不滿:“朕看你這是敷衍了事!江南工業發展關乎國家大計,你卻如此懈怠!”】
【知府嚇得連忙跪地:“陛下恕罪,陛下恕罪!下官這就整改,一定盡快解決這些問題。”】
【朱由檢看著跪地的知府,冷冷地說:“起來吧。朕再給你一次機會。但你需明白,若再如此好大喜功,只圖表面繁榮,而不解決實際困難,朕定不輕饒!”】
【知府戰戰兢兢地站起來,唯唯諾諾地應著。】
【隨后,朱由檢轉頭對洪承疇等人說:“諸位愛卿,看來這地方官吏的作風問題,也是影響革新發展的一大阻礙。我們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繁榮,更要深入探究背后隱藏的問題。”】
【洪承疇說道:“陛下所言極是。對于地方官吏,需加強監管與考核,讓他們切實為百姓做事,為革新助力。”】
【楊嗣昌也說道:“陛下,不妨制定一些明確的獎懲制度,對于那些能切實解決問題,推動工業發展的官員,予以嘉獎;對于像這位知府一樣敷衍塞責的,嚴懲不貸。”】
【孫傳庭點頭贊同:“如此,方能激勵地方官吏用心做事,確保革新政策順利推行。”】
【朱由檢思索片刻后說道:“就依諸位愛卿所言。洪愛卿,你負責擬定一套詳細的地方官吏監管與考核制度,重點針對工業發展相關事務。楊愛卿,你協助洪愛卿,務必將獎懲制度制定得合理完善。孫愛卿,你負責監督制度的執行情況,一旦發現有陽奉陰違之人,及時奏報。”】
【三人齊聲領命:“臣遵旨!”】
【處理完府衙之事后,朱由檢等人繼續在江南走訪。他們深入鄉村,了解原材料供應的源頭問題;與當地學者交流,探討如何培養更多適應工業發展的人才。】
【在一個村莊里,朱由檢與幾位種植原材料作物的農戶交談。】
【朱由檢問道:“老鄉,你們種植這些作物,賣給工坊,收入如何?”】
【一位老農嘆了口氣說:“客官,收入倒還過得去,就是有時候這收購價格不太穩定。而且,我們也擔心這銷路問題,萬一工坊不要了,我們這辛苦種出來的可就白費了。”】
【洪承疇聽后,對朱由檢說:“陛下,看來原材料供應不穩定,與收購價格和銷路有關。或許可以考慮由官府出面,協調工坊與農戶,簽訂長期穩定的收購合同,保證雙方利益。”】
【朱由檢點頭:“此計可行。這樣既能讓農戶安心種植,又能確保工坊原材料的穩定供應。”】
【楊嗣昌接著說:“陛下,對于收購價格,也可由官府進行適當調控,避免價格大幅波動,保障農戶和工坊的合理利潤。”】
【孫傳庭也說道:“陛下,在人才培養方面,除了工坊自行培養學徒,或許可以在江南設立專門的工業學堂,教授先進的工業技術和管理知識,為工業發展儲備更多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