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者看到朱由檢等人,熱情地迎上來:“幾位客官,可是從大明來的?”】
【朱由檢笑著回應:“正是。老人家,您在此地生活得可好?”】
【老者感慨地說:“好啊,多虧了朝廷,讓我們在這海外也能有安穩的生活。只是有時候還是會想念家鄉。”】
【朱由檢問道:“那您覺得此地發展如何?”】
【老者豎起大拇指:“發展得好哇!以前這里比較落后,現在有了種植園、工坊,大家都有活干,日子越來越有盼頭。只是希望朝廷能多派些人來,傳授些新的技術和知識。”】
【楊嗣昌笑著說:“老人家放心,陛下一直心系海外子民,日后定會加大對殖民地的支持。”】
【離開華人聚居區后,朱由檢等人來到了當地的官署,與殖民地的官員們進行了深入的交談。】
【朱由檢坐在主位上,嚴肅地對官員們說:“朕今日所見所聞,雖看到了發展,但也了解到不少問題。你們身為地方官員,要切實解決百姓的困難。”】
【一位官員起身說道:“陛下,關于勞工問題,我們一直在想辦法解決,鼓勵當地百姓參與種植園工作,同時也從其他地方招募勞工。只是貿易糾紛方面,還需朝廷給予更多的外交支持。”】
【朱由檢看向楊嗣昌:“楊愛卿,此事你有何看法?”】
【楊嗣昌思索片刻后說道:“陛下,可在殖民地設立專門的貿易調解機構,處理與周邊國家的貿易糾紛。同時,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外交溝通,簽訂貿易協定,規范貿易行為。”】
【朱由檢點頭:“就按楊愛卿說的辦。洪愛卿,關于技術傳授和人才支持方面,你有什么想法?”】
【洪承疇拱手道:“陛下,可從大明選派一些經驗豐富的工匠、學者前來,開辦技術學堂,傳授先進的種植、生產技術,培養當地人才。”】
【朱由檢又看向孫傳庭:“孫愛卿,殖民地的安全至關重要,你有何建議?”】
【孫傳庭抱拳說道:“陛下,加強港口防御和陸地軍事力量部署必不可少。同時,可與當地部落建立友好關系,共同維護地區穩定。”】
【朱由檢對眾人的建議表示認可:“諸位愛卿所言極是。朕希望你們能通力合作,將這些措施盡快落實,讓殖民地發展得更好。”】
【隨后幾日,朱由檢等人深入到殖民地的鄉村、種植園和礦山等地,詳細了解當地的經濟發展模式、資源利用情況以及百姓的生活狀況。】
【在一處種植園里,朱由檢看到工人們正在忙碌地采摘香料,便走上前去詢問:“你們在這里干活,收入怎么樣?”】
【一位年輕的工人回答道:“陛下,收入還可以,比以前強多了。就是有時候活比較累,而且住的地方離種植園有點遠,來回不太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