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笑著對一位西洋學者說道:“你們初來乍到,學習上可還適應?”
西洋學者用不太流利的漢語回答:“陛下,我們都很努力學習,只是漢語實在深奧,學起來有些困難。但我們有信心克服。”
朱由檢鼓勵道:“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和文化,必然會遇到困難。但只要堅持不懈,定能有所收獲。你們若有任何學習上的困難,可告知先生,讓他們多加指導。”
視察完漢語課堂,他們又來到科技教室。這里,大明先生正在講解天文歷法知識,西洋學者們一邊聽講,一邊認真記錄。
楊嗣昌對朱由檢說道:“陛下,這些西洋學者學習態度認真,若能將我大明科技知識帶回西洋,或許能促進西洋科技的發展,同時也能讓他們更加了解我大明的實力。”
朱由檢點頭:“不錯。科技乃強國之本,我大明的科技成果若能為世界所用,也是一件幸事。”
孫傳庭則說道:“陛下,在傳授科技知識的同時,也要注意對關鍵技術的保密,以防別有用心之人利用。”
朱由檢說道:“孫愛卿提醒得是。洪愛卿,你要叮囑授課先生,把握好傳授知識的分寸。”
洪承疇應道:“陛下放心,臣已與先生們交代過此事。”
在學堂的花園中,西洋學者們還展示了他們學習書法和繪畫的成果。朱由檢看著一幅幅充滿異域風格卻又融入了大明元素的作品,不禁稱贊道:“你們學得很快,且能將自己的風格與大明文化相結合,甚好。”
使者笑著說道:“陛下,我們希望通過學習大明文化藝術,將其與本國文化相融合,創造出更豐富多彩的文化成果。”
朱由檢欣慰地說道:“文化交流,本就該相互借鑒,共同發展。朕期待看到你們在文化融合上取得更多成果。”
隨著時間的推移,西洋學者們在大明的學習逐漸深入。他們不僅掌握了漢語,對大明的文學、科技、藝術等方面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日,使者前來求見朱由檢,興奮地說道:“陛下,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大明的醫學十分神奇。我們希望能邀請大明的醫師到我國,幫助我們建立醫學體系。”
朱由檢看向洪承疇,洪承疇說道:“陛下,我國醫學源遠流長,若能傳播到西洋,不僅能幫助西洋百姓,也能進一步提升我大明的影響力。只是派遣醫師前往西洋,路途遙遠,需做好周全安排。”
朱由檢思索片刻后說道:“此事可行。洪愛卿,你挑選幾位醫術精湛、品行端正的醫師,隨同使者前往西洋。同時,準備一些醫學典籍,供他們學習研究。”
洪承疇領命:“是,陛下。”
使者感激涕零:“陛下如此慷慨相助,我等萬分感激。我國必將銘記陛下的恩情。”
與此同時,西洋學堂的西洋學者們也開始嘗試將大明文化介紹給他們的國家。他們通過書信、回國使者等方式,向西洋各國介紹大明的文化、科技以及風土人情。
這一日,楊嗣昌拿著一些西洋傳來的信件,對朱由檢說道:“陛下,西洋各國對我們的文化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許多國家也希望能派遣更多學者前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