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仔細查看地圖,點頭說道:“洪愛卿考慮周全,這些選址甚為合適。產業規劃方面,可有具體想法?”
洪承疇說道:“陛下,在京城郊外的收容所,可發展一些手工業,如紡織、木工等,產品可供應京城市場。受災地區附近的收容所,可組織難民參與災后重建工作,如修復房屋、開墾農田等。資源豐富地區的收容所,則可依托當地資源,發展礦業、制造業等。”
朱由檢贊許道:“洪愛卿的規劃合理可行。但要注意,在產業發展過程中,要逐步引導難民掌握技能,提高生產效率。”
與此同時,楊嗣昌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物資和資金。他與戶部官員仔細核算所需物資的種類和數量,積極調配國庫資源,并向各地富商和鄉紳發起募捐。
楊嗣昌進宮向朱由檢奏報:“陛下,物資籌備工作正在有序進行。國庫已調撥一部分物資,各地富商和鄉紳也紛紛響應募捐,目前資金和物資基本能夠滿足收容所初期建設和運營的需求。但后續仍需持續關注,確保物資不斷供。”
朱由檢說道:“楊愛卿辛苦了。在募捐過程中,切不可強迫富商和鄉紳,要以自愿為原則。同時,要做好物資和資金的管理記錄,做到賬目清晰。”
孫傳庭則著手制定收容所的管理規則和安全保障措施。他從軍隊中挑選了一批紀律嚴明、責任心強的士兵,對他們進行培訓,準備派往各個收容所負責秩序維護。
孫傳庭進宮向朱由檢匯報:“陛下,收容所的管理規則已初步制定,包括作息時間、衛生要求、行為規范等方面。負責維護秩序的士兵也已培訓完畢,他們定會保障收容所的安全與穩定。”
朱由檢說道:“孫愛卿,管理規則要嚴格執行,但也要人性化,不可過于苛刻。要讓難民感受到朝廷的關懷與幫助。”
一切準備就緒后,收容所建設正式動工。各地施工現場一片忙碌景象,工匠們和征調的民夫們齊心協力,搭建房屋、平整土地。
然而,建設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在一處收容所建設工地,因土地糾紛,當地村民與施工人員發生了沖突。負責該項目的官員焦急萬分,立刻向洪承疇匯報。
洪承疇得知后,迅速趕到現場,安撫雙方情緒。他對當地村民說道:“鄉親們,朝廷建立收容所,是為了救助那些無家可歸的難民,這是一項利民之舉。土地使用問題,我們一定會妥善解決,絕不會讓大家吃虧。”
隨后,洪承疇與當地官府協調,按照合理的補償標準,解決了土地糾紛問題,確保了工程繼續順利進行。
與此同時,楊嗣昌在物資管理中發現,部分物資在運輸過程中出現了損耗和丟失的情況。他立刻展開調查,發現是一些運輸人員監守自盜。
楊嗣昌大怒,嚴厲懲處了這些不法之徒,并加強了物資運輸的監管措施。他進宮向朱由檢奏報此事:“陛下,臣已查明物資損耗和丟失的原因,嚴懲了相關責任人,并完善了監管措施,以后定不會再發生此類事情。”
朱由檢嚴肅地說:“楊愛卿,物資關乎難民的生存,絕不可掉以輕心。要加強對所有環節的監管,確保物資安全、完整地到達收容所。”
孫傳庭在巡視其他收容所建設情況時,發現部分規劃的工作場地面積過小,難以滿足未來產業發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