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及時與洪承疇溝通:“洪大人,部分收容所的工作場地規劃似乎不太合理,面積偏小,恐影響后續為難民提供工作。”
洪承疇聽后,立刻重新審視規劃,調整了部分場地的面積,確保能夠滿足產業發展和工作安排的需要。
隨著時間的推移,收容所陸續建成。第一批難民開始入住,他們看著嶄新的房屋,眼中滿是感激。
朱由檢帶著洪承疇、楊嗣昌和孫傳庭來到收容所視察。一位老者激動地跪在朱由檢面前,說道:“陛下,感謝您的大恩大德,讓我們這些無家可歸的人有了容身之處。”
朱由檢趕忙扶起老者,說道:“老人家,快起來。這是朕應該做的。朝廷不會拋棄任何一位百姓,以后這里就是你們的家。”
在視察過程中,朱由檢看到收容所內秩序井然,各項生活設施一應俱全,感到十分欣慰。但他也發現,部分難民對即將從事的工作仍心存疑慮。
朱由檢對身邊的洪承疇說道:“洪愛卿,要盡快安排技能培訓,讓難民們掌握工作技能,安心工作。”
洪承疇點頭稱是:“陛下放心,臣已經安排了專業的師傅,不日就會開始培訓。”
楊嗣昌則匯報:“陛下,物資分配工作也在有序進行,確保每位難民都能按時領到所需物資。”
孫傳庭說道:“陛下,收容所的安全保障工作一切正常,難民們的生活秩序良好。”
朱由檢滿意地說道:“諸位愛卿,收容所雖已建成,但后續的管理和發展仍需我們持續關注。要讓難民在這里不僅能生存,更能發展,重新過上安穩的生活。”
此后,收容所內的技能培訓正式開始。紡織師傅耐心地教導難民們如何操作織機,木工師傅則傳授木工技巧,田間地頭也有經驗豐富的老農指導難民們耕種。
在一次技能培訓課上,一位年輕的難民興奮地對師傅說:“師傅,我學會了這門手藝,以后就能靠自己賺錢了,真是太感謝朝廷了。”
師傅笑著回答:“好好學,只要肯努力,以后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
隨著難民們逐漸掌握技能,各項產業也開始步入正軌。京城郊外收容所生產的紡織品和木制品,在市場上頗受歡迎;受災地區附近的收容所,在難民們的努力下,災后重建工作進展順利;資源豐富地區的收容所,礦業和制造業也逐步發展起來。
然而,在產業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由于缺乏市場經驗,部分收容所生產的產品出現了滯銷的情況。負責產業運營的官員向洪承疇匯報此事。
洪承疇得知后,立刻與楊嗣昌商議。楊嗣昌說道:“洪大人,我們可以組織商隊,幫助收容所拓展銷售渠道,同時加強市場調研,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