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贊同道:“楊大人所言極是。我們還要加強對收容所產業的指導,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
兩人將解決方案奏報給朱由檢,朱由檢批準后,迅速實施。在商隊的幫助下,收容所的產品逐漸打開了市場,銷量穩步上升。
孫傳庭在日常管理中,發現有個別商家試圖壓低難民的工資,他立刻出面制止,并對商家進行了嚴厲的警告。
孫傳庭對商家說道:“這些難民本就生活不易,朝廷為他們提供工作機會,是希望他們能過上好日子。你若再敢肆意壓榨他們的勞動力,定不輕饒!”
隨著收容所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難民在這里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了自給自足的生活。
朱由檢看著收容所的變化,對洪承疇、楊嗣昌和孫傳庭說道:“諸位愛卿,看到難民們如今的生活狀況,朕深感欣慰。這都是你們共同努力的結果。但我們不能滿足于此,要繼續完善收容所的各項制度,進一步發展產業,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洪承疇、楊嗣昌和孫傳庭齊聲說道:“陛下放心,臣等定會一如既往,盡心盡力,為大明百姓謀福祉,為國家的繁榮穩定貢獻力量。”
在朱由檢的帶領下,收容所的建設和發展不斷推進,成為了大明關愛百姓、救助難民的一座豐碑。而洪承疇、楊嗣昌和孫傳庭,也將繼續在各自的崗位上,為實現朱由檢的治國理想,為大明的長治久安而不懈努力。他們深知,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他們,但只要君臣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實現不了的目標。在這條充滿愛與責任的道路上,他們將堅定地走下去,書寫大明更加輝煌的篇章。
一日,楊嗣昌進宮向朱由檢奏報:“陛下,如今收容所的產業發展良好,但隨著規模的擴大,所需的原材料供應逐漸緊張。臣認為可以鼓勵周邊地區的百姓種植相關作物,養殖相關牲畜,以保障原材料的穩定供應,同時也能帶動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
朱由檢點頭贊同:“楊愛卿此計甚好。洪愛卿,你負責與周邊地區的官府溝通,制定相關政策,鼓勵百姓參與原材料的生產。要確保百姓能夠從中獲利,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洪承疇領命:“陛下,臣這就去辦。同時,臣建議對收容所的產業進行分類管理,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以應對市場的變化。”
朱由檢說道:“洪愛卿所言極是。你與相關官員仔細商討,制定合理的分類管理方案。孫愛卿,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維護好收容所與周邊地區的關系,保障生產秩序。”
孫傳庭抱拳:“陛下放心,臣會加強巡查,確保各方和諧共處,保障生產順利進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