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與二人對照的是神宗時期的那些宦官陸續被哲宗召回,可惜李憲已經在數年前去世了,昔日被神宗倚重的宦官也僅剩宋用臣、王中正等數人。”
”但王中正如今也只是個七旬老頭,干不了什么活,于是哲宗任命宋用臣為內相的內侍省押班。”
“其余的劉惟簡,吳靖方等神宗親近的宦官,在回到皇宮后也是經常感嘆,每當他們在哲宗面前談起先帝神宗時,都會淚流滿面,情不自禁。”
“從這時候開始,宋哲宗終于算是有了自己的第一套心腹班底,有了這些人,自然也有了與外朝聯絡的通道,而朝堂之上某些投機者也嗅著機遇來到他的身邊。”
大明某將士:感覺他是真的很崇拜他的父親!
大明某學武少年:李憲有點可惜……
大漢某種田農民:怎么宦官還能召回的?
大唐某沖網少女:想起大明好像搞了東廠西廠啥的做心腹。
征北大將軍judy:……
“首先上場的便是言官楊畏,他馬上上書哲宗,請求朝廷能夠召回章惇,安燾,呂慧卿,鄧潤甫等幾位神宗朝的老臣回朝。”
“這些人也都是我們所熟悉的新黨元老,也許更是神宗留給哲宗的托孤大臣,而這位出頭的言官楊畏在歷史上也是偏濃墨重彩的。”
“這樣我說另外一個人的名字,你們就知道了他是什么人!”
“咳咳,之前大唐篇說過封德彝的事跡,同樣這楊畏也是這樣的人。”
大唐李二鳳:……
北宋哲宗趙煦:!!!
大明某世家子弟:好家伙,這又是個三姓家奴嘛!?
大宋某世家子弟:靠!這么”濃墨重彩”的嘛!!
……
“這兄弟年輕的時候先拜入王安石的門下,元佑朝開始又轉投司馬光的門下,接著司馬光去世后又去投靠劉摯,但是當呂大防上來后,又去呂大防那邊彈劾劉摯。”
“到這里還沒有結束,他一邊抱著呂大防的大腿,一邊又瞅著被高太后重用的蘇轍,于是又跑到蘇轍那邊幫他彈劾起了蘇頌,最后高太后去世,宋哲宗親政,他又馬上切斷和元佑大臣的聯系,投往哲宗的懷抱。”
“所以這位兄弟左右橫跳的經歷,也被各種史書安上了大宋版三姓家奴的稱號,他也由此得到了江湖外號:楊三變。”
大明某將士:好家伙!這何止三姓啊!
大唐某官員:封德彝在他面前也是灑灑水!
大宋某世家子弟:咱就是說這位兄臺隱約有些沒節操!
北宋王安石:……
北宋司馬光:……
北宋哲宗時期
林可的話戛然而止,另一個時空的楊畏則瑟瑟發抖中,額頭不斷冒汗,雖然他沒什么節操,但猛的被人發現這些還是有些羞恥的。
宋哲宗望著一個主子!?
罷了,他要做的就是搞那群元佑大臣,暫且先做正事!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