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有此行為也正常,畢竟誰都不像被屠城,盡管張邦昌還想自盡的只是他的本色便是膽小,哪舍得死呢,所以也就被迫當上了。”
“于是在靖康二年的三月初七,清晨,張邦昌在群臣勸諫上登位,國號為楚。”
“遙想一百多年前,趙匡胤也是在一幫人[勸說]下,黃袍加身,當了北宋的開國君主,只是誰想得到如今的事態發展呢!?”
林可的話令趙匡胤悔恨不已,他若早知如此,何必定下重文輕武的國策呢!?
若不是為了避免出現唐朝末年的亂局,他是怎么都想不到當初的決定,猶如一把利劍,直插百年后的北宋!
而其他時空的人聽到此處,也意識到北宋真到了最后一步。
隨后,他們只聽見林可說,北宋宣告滅亡。
眾人的心中說不上是什么感覺,從天幕出現到今日講述的宋朝。
似乎歲月也沒有過去多久,可一朝又一朝的興盛,滅亡,只讓人感覺到悲涼。
只是,唯有宋朝是如此的憋屈,就沒做對過!
與此同時,直播間內又刷起了不少評論:
大明朱八八:可算是滅亡了,看得咱憋屈死了,老趙啊!放心咱給你報仇!@大宋趙匡胤!
大宋趙匡胤:………
千古第一仁君趙禎:啊啊大宋啊!就這么沒有咧!!
大明某吃瓜群眾:咳咳!沒結束呢,還有宋朝,另外一部憋屈史!
大秦某小吏:怪可惜的,好幾把能逆風翻盤,結果吧唧,掉地上起不來了!
大漢劉豬豬:所以老趙家的孫子都隨著金人回老家了,這路上嘖嘖活該啊!誰叫他這么廢!!
……
大宋神宗時期
“北宋宣告滅亡...”,這幾個字不斷地回響在趙頊的耳邊,令他腦袋嗡嗡的,仿佛是要炸開一般。
緊接著,一股無力之感涌上心頭,幾乎是要將他整個人都給淹沒了,瞬間就癱坐在椅子上。
此時此刻他不知道自己是該哭還是該笑,北宋亡于他兒之手。
他實在沒什么臉面,在百年后去面對老趙家的祖宗!!
甚至于。趙頊如今所堅持的變法究竟是對是錯,又或者他們所做的努力最終還是化為烏有,又何必呢?
眼見自個陛下要打退堂鼓的王安石:...不是吧!又退!?
于是,他大步向前,勸諫道:陛下,人習于茍且而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體恤國事,附和世俗之事當做風氣。“
”本就得改良這種風氣,如今得知靖康之恥一事,更應如此。”(前兩句出自答司馬諫議書)
饒是固執如司馬光,也不得不承認,宋朝若再不強兵,又如何能應對幾十年后的金人崛起?
總不能,將希望都放在官家身上吧,誰又能保證不會再出一個宋徽宗,宋欽宗???
還在eo的趙頊:我知道你們急,但你們先別急!
......
回到直播間。
林可又緊接著繼續:“在張邦昌的繼位會議上,金人帶著冊封的詔書以及百余人進入京城。”
“只是,作為繼位者的張邦昌,在此次儀式上,表現出了驚人的“獅吼功”。“
”據說這人自尚書省上馬就大哭,到闕庭又大哭,合著男人也是水做的,這么能哭?”
“估摸著最后衣服都哭哭啼啼地穿好的,而張邦昌最先拜謝的便是金人,也確實哈,沒有金人就沒有張邦昌今日。“
”只不過今日囂張的金人,絕對沒有想到幾十年后,宋人又玩了一招叫做聯蒙滅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