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諸葛亮的《出師表》中,寫道:……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此時的東漢時空
身處南陽隆中的諸葛亮聞言,拿起了他放于一旁的小光屏。
他沒想到,會出現在后世之人的口中。
不過,這個先帝是誰?他即將輔佐之人?!
可惜,這后世之人只是提及一句,不過若是他輔佐之人,定會出現。
……
“而托孤大臣蹇碩也很快采取行動,打算以商量要事為借口,要何進入宮,然后再誅殺逆臣,策立新皇。”
“先帝忽然駕崩,何進沒有想太多,就入了宮,但俗話說不出意外就得出意外,這蹇碩手下,有個人是何進的老家同鄉!”
“當何進一見蹇碩,就看見他同鄉朝他眨眼睛,當下大驚,聽懂其中的意味,于是這場刺殺也就失敗了!”
“從古至今,有許多次由小人物的舉動而產生一連串的影響,這一次同樣不例外,不過有時候,是真覺得手下人得好好查清楚啊,怎么動不動就泄露的!?”
老鄉:眼神甩的好,王朝都能干趴下!
“這次失敗的刺殺行動,主導者和被害人都嚇得不行,不敢隨便就露頭,深怕一出現就被人干掉!”
“于是,繼任皇帝的人便是何皇后的孩子劉辯,是為漢少帝!”
“事情已然成了定局,由此扶持劉協的董太后等人,被何氏外戚干趴下。“
”一時之間,袁隗為太傅,同何進一塊共錄尚書事,他倆負責的權力一下子就升高了。”
“今日不可同日而語,同樣是托孤大臣,對比西漢的霍光,蹇碩如今力量要薄弱得多。”
蹇碩或許忠于靈帝,但其他宦官不見得,何進自己投靠士族,想要進步,但絕對沒有想到袁隗等人也是利用他,處置宦官。”
”此刻的蹇碩,本意是想聯合十常侍干掉何進的,但由于這些人的反水,導致了蹇碩領了盒飯,由此看來這人確實忠于靈帝啊!”
大漢霍光:何進倒戈士族,未必就能得到想要的。
征北大將軍judy:沒錯,他以后就會后悔的!
大唐李二鳳:說到底,還是外戚、宦官、士族之間的斗爭!
大明某吃瓜群眾:總感覺皇帝不甚重要,重點還是在這些人身上!
………
其他時空的人們,聽聞這樣的事,不由得睜大眼睛,忍不住為東漢末年的百姓捏一把汗,他們安穩的日子又要離他們而去了!!!
尤其是末年,百姓餓死的不計其數,天災瘟疫橫行,能活下來的機會少的可憐。
就如曹操詩中所言:白骨露于野…生民百遺一…
想到此處,他們很是羨慕,林可所處的時代,不知何時,才能徹底的安穩呢!?
……
林可繼續道:“另一方面來說,何進自己和十常侍之間,并不是全然信任的一種狀態,
“這不就給袁紹找著機會啦,在何進耳朵邊吹風,點火。“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