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晚年,聽聞自己死訊的張玉,一時間,心間莫名的復雜,思緒萬千。
他也是開天霹靂頭一回,人還活著,就知道,自己的結局了,原來最后,他的生命,會永遠停在了東昌之戰。
沒關系,燕王會一步,一步,登上帝位,然后成為后世人口中,那一個永樂大帝的!就當他張玉,提前退場了!進太廟,他也不虧!!
等等!等等!現在這會兒,他是不是擔心早了!?
……
直播仍在繼續:
“前面也提張玉身后哀榮,他雖然沒跟著燕王,攻進京師,親眼見證judy稱帝。”
”但他領導功成那一日,也沒忘了他,和東平王朱能、金鄉侯王真、榮國公姚廣孝,一塊都進了成祖廟廷。”
征北大將軍judy:再講一次,是太宗。
“據說,當時朱棣聽說以后,哭得不行,直言:勝敗乃兵家常事,雖然后來,譚淵,王真接連去世,倒沒有張玉那會傷心。”
譚淵&王真聽后感:……
話音剛落,另一時空還在進行靖難事業的燕王,面對諸將緊盯著他不放的眼神。
臉皮向來隨他爹那般厚的朱棣,也不免有些心虛,哪個混蛋編的史料,失去哪個他都很傷心的,好不好!?
北宋,仁宗趙禎聽著林可的話,久久不語,他既為張玉,瞿能等將領的逝去而可惜,又對一國內耗所犧牲的大量士卒而痛惜!
建文,不削藩心不安,同樣,燕王不靖難,也難逃清算,不知老朱,聽完后會不會斟酌,繼承人的選擇?
畢竟,一個不知未來的太子,和一個盛世明君,如何選擇,當過皇帝的,心里應該都有數!
......
“再說回戰場,此時黃昏過后,天色漸暗,再打下去,也未必能占到便宜,于是,燕王準備帶小弟撤退,在左軍纏斗的朱高煦也一樣。”
“但朱棣很納悶,撤退過程中,怎么前后左右都不見他燕軍的前軍中軍隊伍,難不成就剩他們啦?“
萬朝眾人:???這是“大哥你先打,小弟我先退”
“別說,答案還真是這個,因為朱棣趁著夜色,偷襲了一隊中央軍,從他們口中得知,其他的燕軍,早就已經回去了。”
“既然就剩他和朱高煦兩路,那還在這干啥,抓緊撤退了,而燕王等回到了大營,才知道,張玉已經傷重不治身亡了。”
“對此,燕軍諸將和主帥,都很傷心,但中央軍那邊,卻很高興,因為在野戰中,他們好不容易贏了燕王,還是士氣正盛,又肯拼命的燕軍。”
“最為重要的是,重傷了燕王的一員大將—張玉,也難怪,朱允炆興奮到,告知太廟的程度。”
“就是不知,老朱知道,是個什么想法?高興否?你大孫子終于贏了一回!”
聽見這話,老朱氣了個倒仰,一家子內斗,他高興得起來嘛他!
咱就問你,甭管誰贏,是不是他養起來的兵將,一個接著一個地沒?
誰能高興?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