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時空的建文帝朱允炆,聽聞盛庸被輕易地繞背,心里的火一燒再燒!
他是蠢蛋嗎,這么點人都能順利渡河?還真以為,有了水軍就能贏過燕軍嗎?
怎么覺得,沒了何福,盛庸的實力,大打折扣??!
原來以為,他這邊有黃子澄,李景隆引后人發笑,沒想到,還有笨蛋呢!
此刻怒火中燒的建文帝,卻忘了。
整場靖難內戰里,為他戰死、選擇忠于朝廷的,仍有許多人。
“從燕軍騎兵順利繞后,就會知道,毫無警惕的盛庸,打仗水平確實不如何福,而且他的那些殘兵部將,能不能應對士氣正盛的燕軍,還難說呢?”
“渡河以后的那一支小隊,向著目標—盛庸朝廷軍,快速前進,直至抵達目的地,猛沖朝廷軍。”
“從規模上來說,燕王派出的朱高煦小隊,人數不占優,中央軍好歹上萬,硬扛大概也能扛一會兒吧,可猛沖過后,后邊的朝廷軍卻崩潰的非常得快。”
“緊接著,整個大軍心態爆炸,盡數潰退,打是打不過了,盛庸立馬想到了跑路,但這種大亂的局面,騎馬不一定能超速跑走,所以他選擇了小舟。”
“帶上幾個親衛,跳上小船,逃命時刻,幾人使出吃奶的力氣狂劃,仿佛身后追著鱷魚。”
明朝洪武年間,晉王朱棡冷嗤道:“這個盛庸,未免逃得太狼狽了吧!都能趕上當年的趙構了!\"
朱允炆同樣不忿:“這么能跑,叫他盛跑跑算了!”
李景隆上線夸贊道:“還是燕王慧眼如炬,早算到這一刻,派的人剛剛好!”
朱允炆:夠了啊,我還在呢!
感覺良好的朱棣擺擺手:“嗐,咱也沒想到,還是下屬棒,聽話會打!”
在場的其他臣子一聽,心道:只聽燕王指揮,敢拼敢打,就能實現升官加爵,這小弟太好了,一當一個不吱聲。
老朱將他們的表情盡收眼底,哼,搞得好像他這個老板,待他們有多嚴苛呢!
.......
“本來預想水陸并行的朝廷軍,這一刻夢醒了,淮河水師也沒料到,那幫朝廷軍崩潰得這么快,你早說你不行啊,早說我就棄明投燕了。”
“當然,現在也不晚,于是,頓覺沒前途的淮河水師,毫無負擔地投降了。”
淮河水師:打什么呀,俺們是燕軍來的!
朱允炆:誰叫你們這么投的啊!傳出去我不要面子的啊!
“這一次的盱眙之行,燕軍贏得毫無壓力,順利渡淮,而聽聞此等消息的建文朝廷又著急了,老朱給他留的老將不是投燕就是死了。”
“雖然擠擠還是能擠出一點,但想想也知道,壓力全在明朝百姓身上,君主的孤注一擲,賭的是不可能贏的未來,可后果,卻是其他人在還。”
朱元璋狠狠瞪向大孫朱允炆,冷聲道:“差點,我大明,也走上二世而亡的路,都是你這鱉孫干的好事!”
朱允炆訕訕一笑,不敢回話,心下暗道:他這也沒機會干了。
\"不過相比,劉小豬的舉全國之力抵御匈奴,而被罵成暴君,又或者隋煬帝的濫用民力等等公認的暴君組,后來的江南文人,寫朱允炆,還是美化了!\"
大漢劉豬豬:?_????
“在他們的筆下,朱允炆其實還行,脾氣挺好的,反之燕王,脾氣火爆,讓人想起他爹。”
“當然,這對叔侄,美化或是抹黑,文人的筆都對他們下手過,也不用爭個高低。”
朱棣&朱允炆(互相嫌棄):哪個王八蛋寫的,咱(們)找出來非抽一頓!
大明朱八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