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此話,朱棣笑了,拍了拍朱允炆的肩膀,安慰道:“大侄兒放心,四叔肯定忘不了你!!”
肩膀好痛的朱允炆:“……”
沒管他倆的老朱,憂心忡忡,攢起來的兵沒有了,墻也塌了!
做皇帝,不會,做人,也不太會!
……
“方孝儒一看這情況,得!他的餿主意又又又失敗了,但建文帝還是不服輸,又想求和,派出了李景隆、兵部尚書茹常等人,到judy那里,割地以求生存。”
“昔日宋金割地賠款,求生存,尚且還能一戰,可如今,不是打不打的問題,而是朝廷壓根就沒有依仗的東西。”
“他爺給他攢的兵,全賠光了,水師呢,又都投了燕營,割地賠款,你同意,燕王還不同意呢。“
”就差臨門一腳,誰還管你占有多少,judy若勝,那大明全都是他的,這主意就是來搞笑的!”
“結果當然沒成,這幾人看燕王都汗流浹背,哪敢硬起身要割地求和呢。“
”然而朱允炆還不放棄,交代李景隆,大概意思是讓他告訴朱棣,那奸臣已經跑啦,四叔的口號是除奸臣,現在可以退兵了!”
秦王朱樉沒憋住,笑出了聲:“不行了,這也太招笑了吧!”
湘王朱柏作出評價:“一個人,過分天真,就是有點蠢了,大侄兒,咱可不是在說你!”
朱允炆:有本事別看著我說啊!
老朱頓覺頭疼,不知該氣呢,還是該笑,這狗主意,誰給他出的?他丫的有沒有腦子!!
直播仍在繼續:
“李景隆幾個,是打不過judy,但又不是個傻子,一聽這餿主意,立馬搖頭,后來呢,靖難記里描述過,李景隆帶著囚禁的諸王一塊去,結果顯而易見。”
“大勢已去,朱允炆這時候就知道唉聲嘆氣,就知道說:諸臣誤他。“
”為何不想想當初,一個又一個的謀反罪,壓在他叔叔身上時,是你那幫臣子,強按著你削藩嗎?”
“接下來事情就很清楚了,是大家都知道的故事,部分官員得了建文朝廷募工的活,這事難啊,這會兒都沒返回。”
“于是,剩下的人被朱允炆派去守衛各門,嗯!judy也不是特別簡單粗暴的人,他回自己家,還要這樣嗎?”
“這不,有人開門嗎?還是咱們的老熟人—李景隆,他還有個拍檔,跟上他的步伐,開了城門,這人就是老朱第十九個兒子—谷王朱橞。”
“這一日,建文四年的六月十三,闊別許久,燕王終于回到了這里,心緒萬千,當年就藩,又怎會想到,再回家,是在這種情況。”
“之后呢就是謎案了,爭議不定,建文帝朱允炆,在家放了一把火,明朝官方給出的公告是大侄兒魂歸大火。”
“另外一種說法是逃走了,一直也沒定論,但朱棣倒是很傷心,抱著大侄子的尸首大哭:
大侄子誒!真是個傻孩子,咱做叔叔,怎么會傷害你呢!
咱都是為了給你抓壞人啊!你竟然都不明白嗎?你四叔我,長途跋涉,艱難渡江,說著除奸惡、清君側,大侄兒,你誤會啦!”
“咳咳,最后我可以補一句:啊我傷心了,你放心的去吧!大明有咱!塌不了!”
judy:不愧是咱,叔侄情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