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擴建這樣的大型工程,首先要通過資格預審。
競標公司需要提供近三年的財務報表、同類工程業績證明、技術人員資質證書等一系列材料。
這些東西翰海都不具備,只能想辦法借用其他公司的資質。
通過資格預審后,才能進入正式投標階段。
投標文件里除了標書,還要有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工期計劃、質量保證措施等。
這些專業性很強的文件,都需要從外面請專家來做。
最關鍵的是工程量清單的報價。
報價太高會失去競爭力,報價太低可能無法保證利潤。
而且還要考慮其他競標公司的報價策略。
項民風在這方面經驗豐富,這是翰海最大的劣勢。
當然,這些都是明面上的流程。
在這些流程之外,還有更復雜的因素要考慮。
比如開評標過程中的打分導向,專家評委的選擇傾向,以及其他競標公司的背景關系。
最重要的是時間,從資格預審到最終定標,通常需要兩到三個月。
而按照王海的說法,公司等不了那么久。
這意味著他們不僅要想辦法拿到工程,還需要想辦法加快進度,在某些環節上做些“技術處理”。
對于第一次參與這種事情的楊鳴來說,他完全是一竅不通,為了能夠盡快進入狀態,他每天都泡在辦公室里,桌上堆滿了各類招投標書籍。
這天下午,楊鳴又帶著新淘來的一把紫砂壺去了袁主任家。
這已經是這個月第三次登門了。
袁主任看到楊鳴,臉上依然帶著和煦的笑容,將他請進書房。
“主任,這把壺是清代末期的老紫泥,您看……”
袁主任接過紫砂壺,手指輕輕撫過壺身,很是滿意:“這段時間讓你費心了。”
“主任您說的哪里話。”
袁主任笑了笑,示意對方坐,然后說起了一個故事:“小楊啊,我們老家有個農民,種了一輩子地。有年他看到鄰居家種梨樹掙了錢,就想也種。可他那塊地是祖輩傳下來種水稻的,土質不適合種梨樹。”
袁主任停下來,給楊鳴倒了杯茶,繼續說道:“那農民不信邪,硬是把水稻地改成了果園。結果呢,梨樹長得不好,水稻也毀了。后來好幾年都沒收成,最后不得不賣地還債。”
他把玩著手中的紫砂壺,意味深長地說:“有時候啊,不是什么活都能立馬上手的。這把壺是好壺,就像民風公司,干了十多年工程,在咱們這邊也是非常成熟的建筑公司。”
楊鳴心里一沉,卻依然保持著微笑:“主任說得是。”
“年輕人要有闖勁,但也得懂得審時度勢。”袁主任站起身,走到書架前,拿出一本線裝古籍,“這本書,里面講了個故事。說是有個年輕將領,看到老將軍領著大軍去打仗,就也想帶兵打仗。他的叔父就告訴他:‘不是每個人都要去打一樣的仗,要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
袁主任把古籍放回書架,背對著楊鳴說:“納市這兩年要搞旅游開發,以后機會多的是。工程這種事,講究個根基。就像這把紫砂壺,看著容易,要真正做好,沒個十年八年的功夫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