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設今年四十五歲,上有七十多歲的老母親,下有一個正在讀大學的兒子。
妻子張秀云因為身體不好一直沒有工作,全家的經濟來源就靠他一個人的工資。
現在頂梁柱沒了,這個家庭瞬間陷入了絕境。
事故發生后的第二天,張秀云就帶著兒子和婆婆來到了眾興公司,要求賠償。
她一進公司大門就開始大聲哭喊,說眾興公司害死了她丈夫,要給她一個說法。
接待她們的是眾興公司的行政部經理李紅。
李紅是個四十多歲的女人,處理這種事情比較有經驗。
她耐心地安慰張秀云,表示公司一定會承擔相應的責任,給死者家屬一個合理的賠償。
按照建筑行業的慣例,工地上發生死亡事故后,賠償金額一般在五十萬到一百萬之間,具體數額要根據死者的年齡、收入、家庭情況等因素確定。
李紅根據王建設的情況,初步提出了八十萬的賠償方案。
但張秀云對這個數字很不滿意。
她哭著說,八十萬根本不夠,她丈夫才四十五歲,本來還能工作二十年,這些損失怎么算?
而且兒子還要讀書,老人還要贍養,這點錢根本不夠。
李紅耐心地解釋了賠償標準的計算方法,但張秀云根本聽不進去。
她要求眾興公司賠償兩百萬,否則就不走了。
談判陷入了僵局。
李紅只好向上級匯報,請示如何處理。
楊鳴當時正在醫院陪護趙華玲,接到電話后很頭疼。
他知道這種事情處理不好會帶來很大麻煩,但兩百萬的賠償確實超出了行業標準。
經過內部商議,眾興公司決定再加一些錢,把賠償金額提高到一百二十萬。
這個數字已經遠超行業標準,算是很有誠意了。
但張秀云依然不滿意。
她說眾興公司這么有錢,區區一百多萬算什么?
她要求至少兩百萬,一分都不能少。
雙方僵持了幾天后,張秀云開始采取更激烈的手段。
她每天都帶著家人到眾興公司門口哭鬧,拉著橫幅,上面寫著“眾興公司害死我丈夫”、“還我丈夫命來”等字樣。
這種行為嚴重影響了眾興公司的正常辦公秩序。
很多客戶看到這種場面都不敢進入辦公樓,一些重要的商務談判也不得不改換地點。
眾興公司試圖通過執法隊來解決問題,但執法隊的態度很曖昧。
他們說這是民事糾紛,不好強制處理,建議雙方協商解決。
實際上,執法隊也不想卷入這種復雜的事情中。
王建設的死確實是工地事故造成的,家屬討要賠償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強制驅散家屬,很可能引發更大的社會矛盾。
看到執法隊不管用,眾興公司只好繼續協商。
他們又派出了幾個有經驗的談判代表,試圖和張秀云達成協議。
這次談判進行了整整一個下午。
眾興公司的代表軟硬兼施,一方面表達了對死者的哀悼和對家屬的同情,另一方面也詳細解釋了行業賠償標準,希望家屬能夠理解。
經過反復的討價還價,雙方似乎有了一些進展。
張秀云的要價從兩百萬降到了一百八十萬,而眾興公司也愿意把賠償金額提高到一百五十萬。
但就在協議即將達成的時候,張秀云突然改口了。
她說她想起來了,她丈夫還有很多潛在的收入沒有計算進去,比如年終獎、加班費、未來的升職加薪等等。
經過重新計算,她要求賠償三百萬。
眾興公司的代表們都愣住了。
三百萬的賠償金額已經遠遠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這根本不是正常的賠償要求,而是敲詐勒索。
談判再次破裂。
張秀云帶著家人繼續在公司門口鬧事,而且聲勢越來越大。
她不僅叫來了更多的親戚朋友,還聯系了一些媒體記者,試圖通過輿論壓力來逼迫眾興公司就范。
又過了幾天,張秀云的胃口變得更大了。
她公開宣稱,眾興公司必須賠償五百萬,否則她就要把這件事鬧到省里去。
五百萬的賠償金額已經完全超出了理性的范圍,這明顯是趁火打劫。
但更讓人震驚的事情還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