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
自從拿到于通暉的資料后,嬌嬌并沒有急于行動,而是花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來研究這個目標。
她把那些照片和資料反復看了無數遍,幾乎能夠背出于通暉的每一個生活細節。
四十一歲,未婚,性格內向,喜歡看書和釣魚。
從照片上看,于通暉是那種典型的技術人員形象,戴著一副金絲邊眼鏡,穿著總是很整潔但不張揚,走路的姿勢略顯拘謹,但眼神很專注。
嬌嬌知道,這種人看似好接近,實際上可能是最難搞定的。
與那些在酒吧里花天酒地的男人不同,于通暉這樣的人有自己固定的生活圈子和價值觀。
他們不會輕易相信陌生人,也不會被簡單的美色所迷惑。
更重要的是,作為盛源集團的會計師,也不是什么頭腦簡單的人物。
嬌嬌決定先進行實地觀察,了解于通暉的真實生活狀態。
她安排酒吧里的一個服務員小劉去盛源集團附近打聽消息,同時自己也開始在于通暉可能出現的地方進行蹲點。
于通暉住在北城開發區的一個中檔小區里,小區環境不錯,但也不算豪華。
嬌嬌開車在小區附近轉了幾圈,發現于通暉的生活很有規律:每天早上七點半出門上班,晚上六點半左右回家。
周末的時候,他會去小區附近的新華書店看書,或者開車到城郊的水庫釣魚。
通過幾天的觀察,嬌嬌發現于通暉確實是個很內向的人。
他在書店里總是選擇相對安靜的角落,很少和其他人交流。
釣魚的時候也是獨來獨往,從來不和其他釣友搭話。
這種性格讓嬌嬌意識到,想要接近他必須要有一個合理的理由,而且不能顯得太刻意。
嬌嬌開始制定具體的接觸策略。
她首先排除了在酒吧或者夜場這樣的環境中認識于通暉的可能性,因為從資料上看,于通暉幾乎不去這種地方。
工作場所也不合適,因為盛源集團的保安很嚴格,外人很難進入。
最后,嬌嬌把目標鎖定在了書店和釣魚這兩個場所。
相比之下,書店更適合制造“偶遇”,而且環境相對輕松,有利于展開對話。
為了這次行動,嬌嬌做了充分的準備。
她首先改變了自己的形象,收起了平時那種略顯艷麗的打扮,選擇了更加知性和內斂的風格。
她買了幾套質量不錯但不張揚的衣服,換了一個更加自然的發型,甚至專門配了一副平光眼鏡。
這樣的打扮讓她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有文化的職業女性,而不是夜場女老板。
接下來,嬌嬌開始惡補各種知識。
她從于通暉經常去的那家書店買了一些財經類和文學類的書籍,花時間瀏覽了一遍,至少要能夠進行基本的對話。
她還特意了解了一些關于釣魚的知識,雖然她從來沒有釣過魚,但至少要知道一些基本的術語和技巧。
最重要的是,嬌嬌為自己設計了一個全新的身份背景。
她決定以一個剛剛離婚的白領女性身份出現,這樣既能解釋她為什么單身,又能讓她顯得更加可信和值得同情。
她編造了一個在銀行工作的背景,這樣可以和于通暉的財務工作有一些共同話題。
為了讓這個身份更加可信,嬌嬌甚至租了一套位于市中心的小公寓。
她還辦了一張銀行的工作證,雖然是假的,但一般人很難看出破綻。
經過半個月的準備,嬌嬌覺得時機成熟了。
她選擇了一個周六的下午,這是于通暉經常去書店的時間。
她提前半小時到達書店,在財經類圖書區找了一個能夠看到大門的位置,然后拿起一本《投資理財指南》裝作在認真閱讀。
下午兩點二十分,于通暉準時出現在書店門口。
他穿著一件米色的休閑外套,依然戴著那副金絲邊眼鏡,手里拿著一個黑色的小背包。
嬌嬌看到他進來后,心跳加速了幾分,但表面上依然保持著平靜。
于通暉徑直走向了文學類圖書區,這在嬌嬌的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