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后,連續的雨天剛過,緬甸老街的空氣中還帶著潮濕的味道。
下午三點,街道上車輛不多,大部分都是載著貨物的卡車和破舊的摩托車。
路邊的建筑大多是兩三層的混凝土房子,墻面被雨水沖刷得發黑,偶爾能看到一些中文招牌,大多是餐廳、旅店或者小商店。
狄浩走在人行道上,身后跟著三四個緬甸人。
他們保持著大概十米的距離,看起來像是路人,但狄浩知道他們的作用,他早就習慣了。
街邊有個水果攤,老板是個五十多歲的緬甸女人,正在給芒果削皮。
看到狄浩走過來,她笑著用生硬的中文說:“老板,買水果!很甜很甜!”
狄浩指了指幾個芒果和一些香蕉,掏出錢包付賬。
老板嫻熟地用塑料袋裝好,遞給他。
“謝謝。”狄浩說道,聲音很平淡。
這種簡單的對話已經是他一天中為數不多的社交了。
拎著水果,狄浩走到路邊一輛黑色的豐田越野車旁邊。
司機是個二十多歲的緬甸小伙子,看到狄浩過來就發動了車子。
車子在老街的街道上行駛了大概十五分鐘,經過了幾個路口和一座小橋。
老街不大,但街道規劃得還算整齊,路兩邊種著一些熱帶樹木,偶爾能看到一些中式建筑的屋頂。
這里距離邊境很近,所以國內元素隨處可見。
商店的招牌用中文寫著“川菜館”、“東北餃子”、“重慶火鍋”,路上也經常能聽到普通話的對話聲。
越野車最終停在了一處看起來很普通的農家院前面。
院子外面是高高的圍墻,門口站著兩個保安,腰間別著槍套。
看到車子駛來,其中一個保安走過來檢查了一下,然后推開厚重的鐵門,示意車子開進去。
院子里面是一棟三層的小樓,外觀很普通。
樓前有個小花園,種著一些當地的植物,還有一個小噴泉在運轉。
狄浩從車上下來,拎著水果徑直走進樓里。
小樓內部的裝修和外觀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地面鋪著大理石瓷磚,墻上貼著壁紙,客廳里擺著沙發和液晶電視。
空調的冷風讓整個房間很舒適,完全感覺不到外面的炎熱。
這里除了狄浩之外,還住著七八個緬甸人。
其中兩個是專門做飯的阿姨,其余的都是負責“照顧”狄浩的日常需求。
狄浩走進廚房,把水果放在流理臺上,用清水仔細清洗。
他的動作很慢,似乎在刻意消磨時間。
洗完水果,他裝了一盤,然后走到客廳的電腦桌前坐下。
這臺電腦是他來這里后添置的,配置不錯,網速也很快。
狄浩打開瀏覽器,開始漫無目的地瀏覽網頁。
先是新聞網站,看了看國內的頭條新聞。
然后是一些論壇,隨便看看網友們在討論什么。
偶爾也會打開一些視頻網站,看看電影或者電視劇。
但他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大多數時候都是機械地點擊鼠標,眼神有些渙散。
這就是他現在的日常生活。
每天上午睡到自然醒,然后吃早飯,看看電視或者上網。
下午出去走一兩個小時,買點東西或者只是在街上走走。
晚上繼續上網,或者看書,或者發呆。
生活很規律,也很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