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如果是人工加密的話,幾個月前的個人密鑰會和什么有關呢比如霓虹國近期發生的事情”有人順理成章地提出了這個問題。
眾人開始沉思起來。要說霓虹國近期發生了什么大事,無非就是議會的召開以及之前落敗的海戰。
這兩件事幾乎可以說是哄動整個霓虹國上下的大事,即便是與世無爭的人也很難不知道。
在現代社會這個萬物互聯的時代里,人們離不開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一睜眼就能輕易獲取到外界的所有重大事件。尤其是這種轟動全國的消息,無論是電視臺、廣播、報紙還是手機推送,都會鋪天蓋地地席卷而來。即便是不主動接觸這些信息,身邊的同事或朋友也會提及一二,想要完全杜絕是不可能的。
因此,如果密碼是在前段時間設置的,那么設置的人很有可能會將腦海里印象比較深刻的信息整理歸納為一串字符。這并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人的大腦構造以及記憶力處理相關信息的過程共同決定了這一特性。
舉個例子來說吧,當你手上拿著筆寫作業時,一邊寫一邊聽八卦或者看電視。寫著寫著就不知不覺地將聽到的內容記了下來。
作為國家公務人員,他們必然比普通人更加了解那些大事件,甚至還要撰寫相關的報告進行自我反思和批評。這個流程在哪個國家都是相通的,誰也逃不掉。
而作為設置密碼的通訊技術人員,他們更不可能毫無根據地隨便瞎寫。尤其是這種重要的事情,他們肯定會將腦海里心心念念的大事與密碼設置聯系起來。
“這么說的話,我們完全可以將那兩件大事轉換為代碼!也就是通訊技術人員最習慣的那些字符!”小周突然興奮地尖叫起來。不僅是他,其他人心中也隱隱有了一絲頭緒。
如果是普通人將大事件轉換為密碼,可能會根據拼寫的縮寫以及日期進行組合。但這樣的排列組合方式并不固定,很難捉摸。而作為長時間與代碼打交道的通訊技術人員來說,他們有自己專業的一套編寫方式。在平時的個人行為中,他們經常會將工作中的習慣不自覺地表現出來。
在密碼設定的領域,通訊技術人員往往有著他們獨特的習慣,也可以說他們有一套與眾不同的方式,這種思維方式與普通人大相徑庭。他們對密碼的理解,就像藝術家對待自己的作品,充滿了獨特性和創造性。
當我們深入探討到個人密鑰的本質時,答案似乎呼之欲出。畢竟,在這個專業領域,沒有人能比這些專業人員更了解彼此。他們或許來自不同的國家,文化背景和工作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在密碼學的理論基礎上,他們卻能找到共同的語言。
當所有人在紙上毫不猶豫地寫下那串數字,并在公開時相互對照,結果令人驚訝——每個人的答案竟然一模一樣,就連特殊符號的書寫方式也驚人地一致。這種一致性,不僅體現在數字上,更體現在他們專業領域的思維方式上。這十幾個人,仿佛被一種無形的力量牽引著,得出了完全相同的答案。
反之,如果大家的答案五八門,存在很大的出入,那么這個關于專業思維方式的論斷恐怕就站不住腳了。如果每個人想的都不一樣,得出的結論也千差萬別,那么所謂的“專業思維方式”豈不成了一句空話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大家的答案驚人地一致,這無疑增加了該說法的可信度和可靠性。要知道,在此之前他們并沒有進行過多的交流,僅僅依靠那兩件重大事件作為線索,卻能得出如此一致的答案,這絕非偶然。
當然,他們也并非百分之百確定這個答案就是正確的。
畢竟,在密碼的世界里,沒有絕對的把握,只有不斷的嘗試和驗證。但他們還是決定冒險一試,因為如果他們不嘗試,就永遠無法知道這個答案是否正確。
王所長看著眾人堅定的眼神,點了點頭。他覺得大家的想法值得一試,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檢驗真理。
于是,小李被委以重任,負責將這串字符輸入到彈框中。眾人屏息以待,反復確認了幾遍后,小李按下了鍵盤。
然而,結果卻并不如人所愿。紅色的錯誤提示框彈了出來,上面赫然寫著:“輸入錯誤,請輸入正確的通行碼!”乎大家的意料,但還是讓眾人心中一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