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實實地聽取勸告的金尚,也明白剛才的要求有點出格了。
稍微調一下桌椅板凳,讓風格更加契合還行;要是真的換了座位,主持人吳蟬的訪談內容與順序,現場攝像、燈光等都要變動,甚至劇本都得相應改一改。
越是“群像戲”,越是麻煩,要所有進入鏡頭的人都“表演”合格才行,個人特寫有瑕疵,修剪一下,切個鏡頭就行了。
兩個人同框,金尚說的正火熱,呂遼一副撲克臉,一點都不“和諧”,素材到底用還是不用
外行人想當然的合理提議,專業人士實際操作起來,很可能不是想象中的那樣輕松。
這一番小插曲過后,朱靜筱主任讓助手們最后檢查了一遍,沒有發現有問題之后,錄制就正式開始了。
隨著開場音結束,主持人吳蟬端莊大氣地對著攝像頭介紹道
“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歡迎大家收看這一期的東方夜話周末特別版。隨著夏日的酷熱越來越熾烈,一年一度的高考又成為街頭巷尾的熱門話題。本期節目,我們請來了最近學生和家長們格外關心的兩位知名青年人物,相聚一堂,共同討論一下關于高考、學習和夢想的話題”
說完,吳蟬將視線依次投向了金尚和呂遼,鏡頭也分別給了兩人一張面部特寫。
“歡迎兩位或許還有觀眾不認識你們,所以,得來一個自我介紹,你們誰先”
金尚瞥了一眼呂遼,看似沉著冷靜的少年,他那無處安放的手,已經將他心中的局促展示得淋漓盡致了。
“我先來吧”
露出一個矜持的微笑,金尚語速稍微有點快地述說道,
“本人姓金名尚,年方十八,出身于京西永定河邊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康之家,從小到大的經歷也乏善可陳,今年大學畢業,正在創業中”
“還有呢”
見金尚說到一半停下來,吳蟬不由得追問道,
“這就完啦就沒什么特長,比如唱歌、寫作、書法、繪畫什么的”
“呃嗩吶吹得不錯,正好我帶來了,要不要試試”
“停停停你換點別的”
“嗯想不出來了,要不我給大家劈個叉,意思意思”
瞬間,現場的觀眾席響起了一陣哄笑,也不知道是準備的音效,還是真被金尚裝模作樣的搞怪給逗樂了。
“算了算了,還是我來說吧”
制止了真個就要上前現場表演劈叉翻跟斗的金尚,吳蟬從身后的桌板上翻出一張紙,一邊看一邊補充道,
“家中獨子,父親一人帶大,從小知書達理,不給人添麻煩,學習成績優秀,連連跳級,十一歲考取京城師范大學,十五歲雙學位本科畢業,十八歲碩士研究生畢業,大半個月前參加畢業典禮,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登臺致辭。走上社會后,開始創業,自有公司月營收超兩百萬,員工近百”
以一種越來越不可思議的態度將資料念完的吳蟬突然扭頭對呂遼問道
“對此,你怎么看”
被點名的呂遼稍微愣了下,旋即反應過來
“優秀得不像是真的,我寫都不敢編出如此厲害的人物來”
略調侃的話,倒是沒有什么嘲諷的意味,觀眾席傳來了一陣陣善意的鼓掌聲。
吳蟬又對金尚問道
“你自己怎么評價自己”
“這么一說的話,我感覺自己也確實挺厲害的,大概就是眾多家長口中激勵自家子女努力學習的別人家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