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因為沒有互聯網幫助人們記憶過去發生的事情,不要說七年前,七個月前發生的事,可能都找不到資料了。
“確實有很大不同”
金尚很坦誠地答道,
“我就讀的小學,條件已經算很好了,依然沒有外語課。課間休息的時候,廣播里會時不時放一點外語歌曲,就當是語感熏陶了。
到了中學,因為我實在學不來俄語的彈舌,德語的虛擬式,法語的動詞變位和名詞的陰陽性,所以就選了相對容易一點的英語。至于教學水平嘛”
金尚無奈地笑著搖搖頭,后促狹地解釋道,
“點頭yes,搖頭no,來是e去是,要打招呼喊哈嘍,哈嘍哈嘍哈哈嘍就這,還是滿嘴的彎管子京腔”
真不是金尚說笑話,而是這個世界十多年前的外語教學就是這么水。國大民驕,哪怕衰落了很長時間了,“中央之國”的慣性依然在影響著方方面面。
大家都承認學習外語有其必要,但是十多年前,依然沒有上升到如今“外語熱”的程度。
當金尚升到中學,初次接觸所謂的“資深外語教師”的時候,也是受了一番驚嚇的。
這里可是京城啊,哪怕是遠城區,也是首善之都,國之心臟,都是如此水準,實在難以想象,其它地方會差到什么地步。
當然了,這對金尚也有好處的,憑借著比外語老師還要強上一線的聽說讀寫能力,將只會背誦幾個單詞,熟讀幾個短語問答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甩得尾氣都看不到了。
直到上了高中,才稍微正常一點。
見場邊觀眾席爆發了哄笑聲,呂遼臉上的表情罕見地放松了許多,主持人吳蟬強忍著笑,稍作解釋道
“早期的外語教學,確實充斥著今天的人們感到啼笑皆非的中式外語,最好的外語人才,都在更加重要的崗位發揮作用,外語教師極度稀缺,才有了小金上述的問題”
金尚不失時機地補充道
“今天的校園里,嘲笑某人數理化成績差,會戲謔地說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吧換成物理、化學、語文、外語、地理其實都問題不大。但是,在十多年前,你的外語,可能真是體育老師教的。其它主課老師都比較忙,只有經常被占用課程的體育老師比較閑,有空去參加外語突擊培訓,然后現學現賣,回來就給學生上外語課”
“難以想象的瘋狂年代”
雖然和金尚同齡,但是,等呂遼上中學的時候,已經邁入九十年代了,和八十年代的金尚的感觸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感慨特別深,
“難怪你要努力跳級升學,差距如此之大,也確實談不上什么共同語言了。”
“這只是原因之一吧時代變化很快,以前正兒八經的外語教師不好找,現在滿大街的各種培訓班。即便如此,我認為高水平的外語教師依然遠遠不夠。另外,相關教培市場良莠不齊,確實該管一管了。”
關于這一點,就得由呂遼來詳細說明了,畢竟,金尚的中學時代,實在是太遙遠了。
呂遼也沒有藏私,將自己初中和高中的見聞,向觀眾們詳細述說了一遍。
尤其是在職教師校外辦培訓班,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呂遼更是重點介紹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