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尚琢磨了一下,實在想不起什么來,不由得按了按太陽穴,喃喃自語道
“全都是死路一條啊,家用電器價格戰打得如火如荼,空調彩電冰箱都是大件,新手入場,不交幾年學費,玩不轉。至于手機,還是省省吧”
這種比較硬的實體產業,和金尚玩的互聯網,有很大區別,資產極重,沒有足夠的體量,還是不要輕易嘗試。
既然說到了這一步,金尚自然要搞個清楚。
這種能夠對未來之路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發生的次數極少,每次都給金尚帶來了極大的好處,這次自然也不能錯過。
通過“金手指”的暗示,金尚經常嘗試著將技術派高管,生產種田派高管和營銷渠道派高管提拔為總經理,其結果讓金尚大跌眼鏡。
設計公司的負責人執掌公司大權后,重心勢必會轉移到了設計和技術領域,造船和設備營銷每況愈下,退市是遲早的事,能不能撐過兩年都是個問題。
船艇事業部老大提拔為總經理后,情況稍微好一點,但也有限,對內不重視技術實力的升級,對外忽視市場風向的變化,關起門來抓生產,可是,這一行本來利潤就低,哪怕管理水平再高,也玩不出花來,最后還是要看航運市場臉色行事。
至于代表營銷方向的機電設備分廠的廠長,這是個過分重視銷售的力量,對技術和團隊的培養,熟練工人的把控,都不及格,他當上公司總經理后,一度也帶來了表面的繁榮,但是,營銷也需要產品與服務支撐,硬實力每況愈下,再高明的營銷套路也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怎么回事,都不太好那問題出在哪
按照一個上市殼公司的標準來衡量,營銷第一,生產次之,技術最次,因為金尚的主業并不是什么造船和機電設備,恐怕不會在這方面投入太多,只要短時間內保殼成功,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重組,完成借殼上市就行了。
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洪總才給了金尚先前的建議。
可是,這樣一來,這家公司現有的業務,要么賣掉,要么裁撤,完蛋是遲早的事。
幾個有可能的繼任者,能力是有的,但他們沒有帶領這家公司浴火重生的能力。
巨大的好處在哪
心念急轉,也琢磨不出頭緒的金尚,陡然間看向了老神自在,等著回復的洪總,似乎若有所悟。
排除了所有的可能性,剩下的,哪怕再不可思議,就是唯一的答案了吧。
整理了一下措辭,金尚試探著問道
“冒昧問一句,洪總貴庚”
“六十有二了,前年就打算退休,恰好碰到市場波動,公司業績大降,梅總也找我深談過,讓我再堅持兩年,爭取度過難關,可惜,人老了,力所不及。”
“才六十二歲,還不算老啊,就這么急著退休如果不嫌棄的話,可否再繼續掌舵市場如今差不多要觸底反彈了,就這么倒在黎明的前夜,似乎太可惜了。我當然可以用資本手段,重組優質資產填充,借殼上市,但是半輩子的心血,就這么完了,甘心嗎”
“金總,這番話說的,和幾年前梅總勸我的差不多。”
洪總經理并沒有因為金尚的一番話就感激涕零,納頭便拜,而是很雍容地嘆道,
“外行人都看得到,我這個打拼了幾十年的老船人怎么可能不懂只是,時代不如以前了,純粹的造船,尤其是大型散貨船,油船等,很難賺到錢,附加值高的工程船,v,豪華郵輪等,又不是小型民營船廠可以插手的。相反,一些小型漁船,玻璃鋼船,快艇等,短平快走量的船艇,雖然辛苦一點,說不定日子更好過。”
簡單地說,就是大型船舶,重點項目,基本都是國企央企以及大型船廠的盤中餐,小型民營船企辛辛苦苦也賺不了幾個錢,老牌船廠還不一定干得過景氣周期來了之后雨后春筍一般冒出來的“沙灘船廠”。
上不去,下不來,兩頭堵,還不如就此放棄,專心造小船艇,積累實力,拓展業務范圍。
多年從業,讓洪總對這一行看得極為透徹,所以,目前北船機電的主營業務,才是現在這個樣子。
不得不說,像這種傳統行業,確實需要敢打敢拼的年輕人,但掌舵的,還是得有個老人來穩住方向,一旦大戰略出錯,細節做的再好,也無濟于事。
能夠撐到今天,洪總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