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大就是強
按照常理,短時間內提升制造和調教汽油機的實力,是不現實的,沒有積累,買來現成的優秀產品都不一定能夠研究清楚。
這玩意需要長時間大手筆的投入,慢慢積累數據和人才,才能一步步迭代升級提高。
而內燃機的效率,不止取決于汽油機和柴油機的質量和使用工況,還和燃油的種類與品質息息相關。
兢兢業業的研發團隊也不負眾望,在鉆研汽油機和柴油機核心技術的同時,也在燃料領域了不少精力,比如天然氣發動機,在工業甲烷、生物天然氣、焦爐氣以及煤層氣的基礎上,加入少量氫氣摻燒,大幅改善了天然氣燃燒速度相對緩慢,稀薄燃燒性能不足的特點,大幅提升了熱效率。
同樣的現象,也發生在液氨、甲醇和雙燃料發動機領域,證明這種“機器略差,燃料補足”的思路是正確的。
由于氫氣的價格居高不下,考慮到調制混合氣體燃料的使用成本,將氫氣換成其它幾種類似的可燃氣,不出意外,二甲醚脫穎而出,不僅有助于天然氣在內燃機氣缸中迅速燃燒充分,還降低了尾氣排放中的碳化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質,一舉多得。
往燃料燃氣中兌入添加劑,或者使用代用燃料的事,能不能推廣,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至少金尚旗下的企業在工商業領域用一用一點問題都沒有,證照齊全,也有資格對外售賣,可用戶能不能接受,還不好說。
推行時間不長,高品質醇醚燃料替代柴油的舉措似乎還不錯,低品質代用燃料,就只能在雙燃料發動機、中低速柴油機、特殊用途的礦卡、裝載機、重型農機上使用了,最差的就投入鍋爐制熱或者發電,總之都不浪費就是了。
除此之外,近期還有一個由高校合作技術團隊提出的固態儲氫研發方向,讓金尚覺得頗有耳目一新之感,這玩意在大型商用和私家車上似乎有點“不帶勁”,可用在續航數十公里到一百公里左右的短途兩輪代步通勤小車上,似乎很有搞頭。
其難點就是固態儲氫技術和新材料、無稀有貴金屬催化劑的研發,再就是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進展很順利,如果能將總體成本降低到一個級別,裝在長途貨運車上,運營成本也就比柴油重卡稍微貴一點。
『看來,自家公司的技術水平,在工商業領域作為“生產工具”,前途還是很遠大的,可在民用私家車方面,著實有點雞肋啊!』
在技術進步到上升好幾個檔次之前,城市代步、私人轎車以及長途出行,現有的氫燃料水平還差了很多,不止自家能力不夠,全世界的同行似乎都不太行的樣子。
唯有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在固定式發電、分布式新能源電站和熱電聯供領域的使用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實際試用中的熱效率已經可以穩定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在實驗室里的理想狀態下,開發的二氧化碳近乎零排放的大型煤氣化燃料電池發電技術(igfc)和可以采用氫氣、甲烷、甲醇以及氨等作為燃料的分布式發電技術,綜合熱效率峰值超過了百分之九十二,實在是令人驚喜。
這可比超臨界發電技術,以及各種聯合循環系統的熱效率還要高一大截,如此成果,已經吸引了不少業內專家以及上面決策層的關注。
對“富煤少油缺氣”的國內整體能源環境,這種技術要是能夠鋪開商用,簡直是福音。
即便是現在超過百分之八十的綜合熱效率,也足夠吸引許多人的關注了。
有傳言幾個科技領域的重要獎項,將會頒發給研發團隊,這既是重要榮譽,也是極大的收獲,名氣的提升是一方面,直接經濟效益以及各種補貼和稅收減免也能帶來很大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