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連鎖反應【感謝說書人811的盟主打賞】
這幾年,老煙炮和鐵疙瘩的日子,過得也挺緊巴。
大戰過后,百廢待興,活人都才剛緩過一口氣兒來,哪有閑心去顧及死人的后事?
奉天省又逢新政,地方官署衙門改頭換面、拆分重組,各種各樣的新部門,如春草萌發,讓人目不暇接。
新政雖好,但到底是無根之木。
老百姓壓根兒就分不清楚,那一棟棟大樓,到底是干啥的,只知道見了官員的面兒,仍舊跪地高呼“老爺”,端的是新瓶裝舊酒,還是那個味兒!
朝廷新政,除“廢科舉”、“禁纏足”、“限煙土”以外,各省各地還有一項,便是嚴抓衛生之道。
巡警上街,嚴查市民,道路兩旁不許倒尿潑糞,井口水邊不許淘米洗衣,染房臭水不得亂傾,殺房屠宰場盡移城外,戮人行刑場搬出鬧市。
病豬肉都不能入城,死尸當然只許出、不許進。
過去,一旦到了掌燈時分,整個城里,無非幾個更夫和巡夜的捕快,倒還方便掩人耳目。可如今,晚上的時候,街燈通明,巡警人多,實在難以渾水摸魚。
鄉下雖然管得不嚴,但莊稼人往往是有那心、沒那錢。
老煙炮和鐵疙瘩的生意,因此而受阻。
好在,這倆人也不單指這一門兒生意過活,平日里也賣點野貨、假藥之類的玩意兒,來路大多不明,但都是些小本買賣,清湯寡水,干起來沒勁,便一直琢磨著再干一票。
恰在此時,有牙行的朋友帶話,說奉天有人愿意出大價錢,要買兩具青年男尸。
老煙炮一開始有點猶豫,奉天不遠,但也不近,最重要的是,這尸體怎么能運進城,也是個問題。
牙行的人說:“這你不用擔心,那買主自有辦法,你只管把貨運過去,到時候人家自會來取就行了。”
老煙炮問買主是誰?
牙行的人卻只管搖頭,明擺著不愿透露,并說:“這活兒,你要是能接,就先給十塊錢做訂金,要是接不了,我就另找他人!”
鐵疙瘩見錢眼開,立馬點頭答應,接下來便跟著老煙炮四處尋找新墳,恨不能人家剛埋,他們后腳就給人刨開。
買主明明說要兩具青年男尸,這倆人愣是拉著倆老頭兒去了奉天。
那位問了,這不是作死么!
嗐!
挖墳盜尸,實屬偏門中的偏門,向來都是先有買家,才有歹人去干。
這又不是上街買豬肉,哪有挑肥揀瘦這一說,除非干脆買兇殺人,拿活人配死人,否則哪有那么多正好的?
往往是拉到買主面前,大差不差,也就算了,若是說不要,賣家直接放挺,尸體扔下,不管了。買主要求他們拉回去,還得再掏錢,報官的想法,決然沒有,挖墳盜尸,買賣兩家,都是重罪。
話雖如此,老煙炮也有點顧慮。
買尸的人家,往往都是給少爺配婚,因此多以女尸為多,可如今的買主,卻要男尸,讓人多少有點兒疑心。
可財能迷眼,老煙炮每每猶豫不前,那只手便不自覺地往兜里伸,一摸到那硬硬的銀元,便什么顧慮都沒了。
眼下,舅甥倆人,正好來到了奉天南塔廣慈寺附近的一塊荒地,套住驢車,便開始枯等買主過來。
老煙炮哪里知道,這買主乃是江湖大蔓兒,奉天的“海老鸮”。否則,再借他八百個膽子,恐怕也不敢接這趟活兒了。
身為一個外鄉人,他當然更不知道,這幾天的時間里,奉天江湖又發生了哪些變故。
……
……
咱這話頭,還得往前倒一倒。
且說三天前,王延宗幫江城海在“臥云樓”前解了圍,自知逃脫不了罪責,于是干脆到“會芳里”喝了個痛快,不到半個時辰的功夫,便被人押回了大營,面見中路常統領。
常統領自是勃然大怒,但卻并未立即執行軍法。
怎么呢?
原來鬼子在奉天橫行霸道,并不只有百姓忿恨,地方衙門也早有不滿,巡警局、咨議局、交涉局、商埠局,各行各業,沒有不氣的!
清廷雖然軟弱,可當兵的自有一股血性,尤其是巡防營本來就有不少胡子,更是行事莽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