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樓上有人抬起槍口,話挺沖:“哪來的親戚,甩個蔓兒!”
“辣蔓兒,報號‘海老鸮’!”
“‘海老鸮’?”箭樓上的小年輕皺起眉毛,沒聽過,便又扯著嗓子問,“身上干凈不?”
江小道咂咂嘴,喊道:“走山路,兜里哪能沒個響兒啊?哥們兒,你進去通報一聲,我們幾個就在這等著,‘海老鸮’仨字兒要是不靈,我替你挨刀子!”
“嗬!還挺有底氣!等著啊!”
箭樓上的小年輕也怕自己誤了事兒,便趕忙回身沖樓下寨子里的弟兄囑咐了兩句。
盞茶的功夫,山寨里一陣騷動。
正主還沒見著,寨子里先跑出七八個小弟,風風火火地迎出來,又是開山門,又是搬騰拒馬。
江小道等人見狀,彼此相視一眼,終于放寬了心。
還沒等松下一口氣,寨子里就傳來一聲中氣十足的埋怨。
“哎呀我操!海哥,你咋才來呀!”
幾人循聲看去,只見王貴和滿臉堆笑,甩開膀子、大步流星地橫沖過來。
山里天冷,王貴和早早地換上了皮襖,上嘴唇上仍然蓄著一撮小胡子,只不過多年下來,難免有些斑白,整個人也略微發福,不像以前那么干練,眼袋浮腫,有點憔悴,大約是貪杯所致。
王貴和一邊走過來,臉上的笑意一邊消減,等走到近前時,就只剩下呆呵呵一片茫然。
江小道抱拳喊人:“王叔。”
王貴和更是摸不著頭腦,眼神在這五個人當中一掃,只認得一個老六關偉。
“哎?這不老六么,海哥吶?”王貴和一臉詫異,“這小子又是誰?”
關偉苦笑一聲,說:“我大哥碰見點事兒,這是他干兒子,江小道,你還有印象沒?”
王貴和定定地看著江小道,眉頭漸漸舒展開來,總算想起來了。
“嚯!有印象,有印象!這不當年那橫小伙兒么,好家伙,竄這么高了,差點兒沒認出來!”
江小道打趣說:“幸好王叔想起來了,要不然,估計我就折這了。”
“哈哈哈哈哈!哪能啊!大侄兒說這話,那是挑我禮了,來來來,快進寨子,外頭冷得慌!”王貴和熱情招呼大伙兒進寨,“大侄兒,你爹出啥事兒了?”
“嗐!說來話長呀!”
“那就邊喝邊嘮,來,后頭那仨小老弟,進來,別客氣!”
趙國硯等人聞言,便翻身下馬,跟在江小道身后進了寨子。
他們幾個,都是混跡在市井江湖里的小輩兒,綠林山頭兒第一次見,過了寨門,就好奇地左右顧盼,見這營地里,秧子房、牲口欄、糧倉、屋舍,樣樣齊全,到處都有篝火,燒得“噼啪”作響。
營地里三五成群,兇神惡煞,或是灑掃、或是劈柴,都不閑著,粗略看去,不下二百多號人。
其中還有十幾個娘們兒,圍在一棟石屋外頭,手里拿著各色皮草,縫縫補補,看起來有點兒不自在,多半是被搶來壓寨的女人。
<divclass="contentadv">王貴和還是老樣子,來到營地,回頭就沖箭樓上的弟兄喊:“李正,今兒來且(客人),聽幾個響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