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的話,就算是同行,咱也得互幫互助嘛!”老漢略顯寬心,“這洼坑甸里‘擺地’的,名叫劉鳳岐。你要找他,可太容易了,最近從津門來了個常先生,在夏家茶館開書,他天天在那聽。前邊那十字路口,你往北一拐就到了。”
“好好好,多謝大爺了!辛苦辛苦,生意紅火啊!”
“哎,少爺,我得提醒你一句,你要見了他,可千萬別說他是‘擺地’的,他不愛聽,得叫經理。”
“經理?”江連橫奇怪,“打哪論的經理?”
“他說他是場地經理。”老漢搖頭笑道,“這也算與時俱進了。”
“得!多謝大爺提醒,走了。”
江連橫別罷老漢,便帶著趙國硯和劉雁聲奔夏家茶館而去。
這個劉鳳岐,算是最早一批在洼坑甸做生意的人。前幾年,干的是“晃條”的買賣,說白了就是使腥兒耍錢,小本買賣,能耐不大,但卻有股子機靈勁兒。
先把火勺、切糕、灶糖等小吃擱編筐里放好,而后另備一桶竹簽,兩頭扁,尾巴刻有牌九點數,讓往來客人抽簽,然后比大小,客人輸了要賠錢,但也不白賠,切糕拿走,只不過比街面上貴了很多。
當時洼坑甸還不興旺,劉鳳岐看準了江湖藝人能招攬生意,也不知從哪兒蒙了個財主圈地,自己充當經理,漸漸經營起洼坑甸的生意,如今搖身一變,已經成了個小財主。
江連橫等人來到夏家茶館。
沒等進門,街對面忽然走來一個怒氣沖沖的老太太,嘴里叫著罵街:“你們東北人聽不了我這玩意兒,水平層次忒低!你們那叫評書嗎?你們那叫大鼓白!哼!你們不聽,我還不伺候了!”
<divclass="contentadv">眾人嬉笑側目,指指點點地說:“咋了,瘋啦?”
有人笑答:“嗓子不頂用,一條夯兒,說誰都是一個調,急嘹急嘹的,剛從對面坤書館讓轟下去,面上掛不住了唄!”
“嗐!不靈就說不靈,罵什么街呀!”
江連橫等人也笑了笑,轉身走進茶館。
這一進不要緊,卻見整個茶館滿坑滿谷,一個散座都沒有,就這樣,還有不少人倚著房梁、踮著腳,聚精會神地聽堂上的先生天花亂墜。
江連橫受老爹影響,從小也沒少聽書,卻從未見過如此這般場面。
滿屋子的人,愣是鴉雀無聲,茶水涼透忘了喝,瓜子兒懸在唇邊忘了嗑,全都聽入了迷。
忍不住駐足聽了只言片語,竟然聞所未聞,說既不是黃臉《隋唐》,也不是黑臉《包公》,卻是一個無中生有的紫臉——鎮八方紫面昆侖俠!
講的是別開天地,另創一家的事兒。
大清才倒不久,就開始堂而皇之地編排上雍正爺了,也是新奇。
伙計走上前,聲音細得像蚊子在叫:“客官,喝茶還是單聽說書?”
江連橫交了入場費,也壓低了聲音,問:“跟你打聽個人,劉經理在不在?”
伙計抬手指向店內一角:“那不在那坐著呢么!”
江連橫順著方向看過去,卻見店內角落里,墊起一階高臺茶桌,茶水、點心分毫未動,一個微微發福的中年男子坐在桌前,身后站著兩個愣頭青,整個店內別無空座,唯他一人獨占一桌——好大的排場。
江連橫緩步上前,抱拳鞠躬,還沒等開口,就見劉鳳岐目不斜視,抬起胳膊,連忙叮囑:“別說話!別說話!”
眾人無奈,只好愣站著陪他把書聽完。
盡管有些怠慢,江連橫卻并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