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晌午,春和日麗。
江連橫早早來到洼坑甸,在夏家茶館占了個好座兒,要一壺好茶,又點了酥糕、瓜子兒、山楂片兒等各樣小吃,等著劉鳳岐露面。
說書的常先生還沒來,茶館兒里就漸漸開始上人。
沒一會兒的功夫,便又是滿坑滿谷,惹得諸位看客聽眾隔三差五就吆喝叫嚷。
“哎!常先生咋還不來啊?響了蔓兒,開始擺譜了還是咋的?”
“誰說不是呢!這都等多老半天了,嗑瓜子兒磕得嘴都禿嚕皮了,還不來?”
店里的伙計拎著大個兒的鐵茶壺,在人群之中往來穿梭,不時給人添水賠笑。
“幾位客官來得早,常先生一直都是準時準點兒,你們多擔待,一會兒就來了。”
江連橫對此滿不在意。
受老爹的影響,他可沒少聽書,對疃柴的先生,也向來尊重。
既然是火穴大轉,響了蔓兒、成了角兒,那就理應有點兒排場,不能誰說讓上就上。
江湖藝人,浪蕩混跡了半輩子,不就是為了能不受他人眼色,吃一碗體面飯么!
不然的話,所謂成角兒,還有什么意思?
可李正西心性猴急,這趟跟過來,壓根兒也不是為了聽書來的,人在茶桌上坐著,四周紛亂吵鬧,催得他更是心焦難耐。
店內已經有不少人站著等開書,可角落里,為劉鳳岐特意預留的茶桌兒,卻仍然空著。
李正西不由得站起身,說:“道哥,我再出去瞅瞅吧?”
江連橫磕著瓜子兒,點點頭,一副置身事外的樣子。
西風剛走,茶館兒里立時掌聲轟鳴。
<divclass="contentadv">卻見常先生一襲青衫大褂兒,雙手抱拳,十分客氣地走到桌臺前,先說了幾句定場詩,隨后醒木一拍,接演前文,眾人立時鴉雀無聲。
沒有多余的閑白,三言兩語帶過前因,緊接著便迅速入活,講的是鎮八方紫面昆侖俠童林,勇斗混元俠李坤,身現絕藝,驚倒眾人。
一旦聽進去,便不覺得時間飛逝。
江連橫只知道西風來來回回、進進出出,至少有個五六趟。
“道哥!”李正西把嗓音壓得極低,就差要咬耳根子了,“劉鳳岐那老小子一直不露面兒,咋整啊?”
江連橫嬉笑一聲,卻說:“他愛來就來,不來拉倒,不用管他。來來來,你別來回折騰了,坐下聽書!”
李正西極不情愿地坐下來,跟王正南和劉雁聲相視一眼。
盡管沒有明說,但西風和南風卻不約而同地覺得,江連橫在某些方面,真的是越來越像“海老鸮”了。
直到常先生把今天這段書說完,醒木一拍,眾人散場,劉鳳岐仍舊沒有露面兒。
李正西的脖子粗了一圈兒,不由得伸手松了松衣領,說:“道哥,他這是做賊心虛,媽個了巴子的,耍咱們玩兒,高低得弄他!”
劉雁聲早已撕掉了假胡須,從仙師無方子,變回了一介凡人。
“那我們今天這一趟,豈不是白來了?”
“怎么能說是白來呢?”江連橫反問道,“咋,常先生這書,說得不彩?”
王正南等人同時干笑了兩聲——顯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愛聽書。
江連橫呷了一口茶,繼續說:“而且,今天來這一趟,劉鳳岐一直沒露面兒,那他就絕不可能是肖老二。”
聞聽此言,仨人先是一愣,緊接著仔細一琢磨,好像確實是這個道理。
肖老二安排的時間,是明天正午十二點,在碼頭上的德順涮肉坊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