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向來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能說出剛才那番話,勢必已經聽說了一些關于楊諸葛的風言風語,只是目前的情況在他看來無傷大雅,還不到要鬧翻臉的地步。
而且,楊諸葛和皖系小徐勾勾搭搭、眉來眼去,也是不爭的事實,怨不得大帥起疑心。
不過,雖然疑心,卻還愿意重用,倒也足以說明關外人才凋敝,以及張老疙瘩對楊諸葛的器重。
“想爭天下,奉天的根基不能亂吶!”交代完了這件差事,張老疙瘩又隨口問道,“最近,城里的風,刮得也挺大吧?”
該入正題了。
江連橫忙把最近市井中的風情輿論說了一遍。
“總體來說,還是跟年前一樣,傳的最多的,還是關于北邊的內戰。”他說,“尤其是那些留過洋、肚子里有點墨水的小年輕,吵吵得最起勁。這事兒說起來都招笑,人家毛子打內戰,咱們這邊竟然有人說是他們的勝利。”
張老疙瘩冷哼一聲,不屑道:“那幫小年輕,屬柴禾垛子的,沾火就著,最容易被煽乎起來的就是他們,一個個毛還沒長全呢,凈想著指手畫腳。什么這主義、那主義的,這天下是打出來的,不是講出來的,光白話有什么用!”
“是是是。”江連橫附和道,“說到底,還是沒經過事兒,都以為自己懂得挺多呢。”
“他們掀不起多大風浪,就怕有人在后頭給他們撐腰,你得多留意留意,最近沒聽說有啥結社、游行的苗頭吧?”
“那倒沒有,多半就是化名在報紙上寫點東西。”
“有沒有什么秘密刊物?”
“目前沒聽說,但是有一些從關內私傳過來的幾份雜志,其中一個人好像挺有影響,但這人不在奉天。”
“嗯?”張老疙瘩低聲問道,“誰呀?”
江連橫回憶道:“這個人姓陳,好像是秀才出身,當過編輯,辦過雜志,筆桿子挺硬,話說得挺大。”
“陳秀才?”張老疙瘩眉頭一挑,似乎突然間提起了興趣。
江連橫點點頭,解釋說:“我看過一次這人在報紙上的照片,嘴唇挺厚,腦門兒挺大……”
話還沒說完,卻不想張老疙瘩突然放聲大笑起來。
“大帥,你這是……”江連橫不解其意地問。
張老疙瘩目光眺望遠處,仿佛一時間回想起了十幾年前的光景,感慨了一會兒,方才開口道:“小江,我認識你說的這個人,他的確不是奉天人,但他在奉天住過好幾年吶!”
“是么?”江連橫有些慚愧,“這……大帥見諒,可能是因為年頭太久了,我沒查清楚。”
張老疙瘩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卻說:“這個不能怪你,我算算啊,這少說也得是十五六年以前的事兒了。我不光認識這個陳秀才,我跟他的緣分還不淺吶!”
“那么,緣從何來呢?”
“按理來說啊,這個陳秀才,其實算是我的義弟!”
“義弟?”
“對,我以前在新民的時候,跟他們陳家常來常往呢。”
————
p.s.太晚了,羞恥。
發現一個問題,上一個章節有讀者反映說沒有本章說,奇怪的是,我在后臺可以看見大家的評論,只有我回復以后,本章說才能顯示出來。麻煩大伙兒幫忙試一下,這章評論有沒有本章說?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