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有意見,有意見的,又怎么可能拿得到地皮?
商會會長環視了一圈眾人,接著又說:“還有一點,商埠局反復強調,凡是競標拿到地皮的商號、地主,一律不準將手上的地契轉賣給外國商人,尤其是小鬼子,所有私自轉賣土地給外商的合同,省府一概不予承認!”
此話一出,在場的豪紳富商當中,有幾人的臉色顯得有些凝重。
私販土地的現象,在奉省屢見不鮮。
每查出一次,省府都免不了要出面跟東洋領事對峙一番,結果卻總是無功而返。
尤其是從今年以來,小東洋受到“米騷動”和“毛子內戰”的影響,其國內動蕩不安,越來越多的小東洋,或是出于自愿,或是出于被迫,紛紛來到關外謀求生路。
小鬼子竟也開始“闖關東”了。
只是,這幫小東洋多半是無業游民和地痞流氓,來到關外,到處尋釁滋事,強搶土地,省府費盡周折與東洋領事爭論,結果卻仍舊于事無補。
因此,省府只能想方設法,試圖從源頭制止私販土地的勾當。
于此同時,段氏當局為了爭取到小東洋對皖系的支持,也對此種蠶食情形,采取視而不見的態度。
果然,沒過多久,京師段氏便從小東洋的手里,拿到了一筆數目過億的貸款“援助”,代價便是私下里同東洋內閣簽訂了《共同防敵軍事協定》。
防誰?
防的是北邊的毛子!
小東洋又照例端出“兩國親善”、“唇亡齒寒”的調調,迫使京師共同防范來自毛子的滲透。
北方內戰,協約國武力干涉,小東洋也跟著躍躍欲試,想要出兵西伯利亞,密約便“順理成章”地簽訂了下來。
出兵與否暫且不論,但小東洋憑此條約,得以向關外大舉增兵,借此機會將自己的勢力徹底滲透到東三省各地。
京師當局對這份密約遮遮掩掩,始終不肯承認,但對關外百姓而言,卻是親眼見證著東洋軍隊陸陸續續進駐各個城市。
滿載士兵的東洋船只抵達旅大口岸,沿著南滿鐵路向北極速擴散。
短短幾個月時間,小東洋在關外各地分散的兵力,便已逾十萬人眾。
張大帥心里怎么想的,沒人知道,可奉天的百姓卻是人人惶惑——這白山黑水到底是誰家天下?
然而,木已成舟,無論大伙兒怎么想,小東洋的軍隊還是不費一槍一彈地進駐了關外地區。
商會會長將商埠局的決意傳達給各個豪紳巨商以后,大西邊城門外的商埠地也終于開始破土動工了。
……
……
小西邊門商埠地,春秋大戲樓。
奉天的豪紳富商悉數到場,間或夾雜些許商埠局的官員,為了慶祝開辟南市場,據說還大老遠請來了一個名角兒。
戲,唱的還是《挑滑車》。
“只見那番營螻蟻似海潮,觀不盡山頭共荒郊;又只見將士紛紛一似亂繞,隊伍中馬嘶兵喧吵鬧……”
武生扮相英武,手持紅纓長槍,身披雕紋彩甲,肩插四面靠旗,唱念做打,一板一眼,英勇豪邁,是個蓋世英雄的風范。
高抬腿,四方步,把式不短,氣息不亂,引得滿堂喝彩。
可如此熱鬧的場面,作為奉天江湖的龍頭瓢把子,江連橫卻出奇地隱身坐在角落里,根本無人覺察。
少傾,戲樓的大門靜悄悄地一陣開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