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里的勢力劃分,也有一定依據,但時間對不上。
參考《沈醉回憶錄》里的介紹:
“有一個使其,各幫在滬上的勢力范圍大致如下:老城區是本地幫的基地,應發租借內有一部分地區可以去游擊;公共租界的虹口區是粵幫的范圍;英租界有一段歸浙幫;十六鋪一帶歸皖幫。”
“當時滬上本地幫對外來幫很不滿意,認為外來幫在和他們搶飯碗,彼此間仇恨很深,經常發生斗毆。外邦到滬上搶碼頭,曾犧牲過不少性命才打出天下,幫會頭子們……經常還要‘吃講茶’進行談判,重新劃分區域。”
闖虎偷珍珠項鏈那個手法,也出自這本書的介紹。
反直三角同盟,早在1921年底就開始了,只不過第一次直奉大戰,孫盧沒有機會配合。
奉皖粵是大背景,小江歸奉,王老九和三大亨歸皖(他們有段時間的靠山都是盧),粵幫不用說了。
離開滬上,小江坐船要看海,江河湖海,下半卷本書最后一個主要角色了。
八大潮幫確有,人物都是虛構的,八人姓氏連起來,諧音梗:萬馬同槽,終歸一紅。
啥意思,不用說了。
還有其他的么?應該沒了。
【劇透結束】
再說有人覺得劇情拖沓。
這事兒吧,主要還是跟我更新有關,一天四千字,再怎么推進,好像都不盡興。
第三卷中期以前,我還能大致保持兩更,即便單更,也都是大章,但寫到兩百多萬字,真的是身心俱疲,很難再保持旺盛的精力。
不是抱怨,寫書這件事,真的只有完結以后,才能算是休息。
否則就算請假,腦袋里無時無刻都在想劇情,懸著個心,不得安生。
這大概也不光是我一個人的問題,好像不少作者都這樣。
(啊,你就不能學點好的?)
我也想,但我寫的真的很慢,四千字五六小時才能寫完,腦速問題。
真心羨慕那些一小時碼四千字的人,真的羨慕。
有人說,這本書到中后期,文字質量開始出現滑坡。
我不否認,就算我再怎么慢,長時間輸出也沒功夫精雕細琢了。
一直在邊寫邊學習,發現這個篇章最大的問題,也是新人的通病:容易把所有想法都一股腦全塞進去,整得挺臃腫,以后慢慢改。
真正讓我崩潰的是,有時候自己寫的很用心,讀者反應平平;有時候真就來不及,亂寫一氣,感覺都寫飛了,讀者反而覺得不錯。
這也應了那句話:你寫的費勁,讀者看的就費勁;你寫的流暢,讀者看的就流暢。
我慢慢改,不糾結。
關于欠更,我盡力補上,愧對幾位盟主大佬。
如果完結時,還有欠更沒補,我就多更番外,主角團包括上一輩的人,每人都有番外。
最后,有讀者反應,時間線太模糊,有點不清楚。
放心,書里的人物年齡,雖然大多都是虛數,但時間線從來沒亂,小江這一批,大多都是同輩。
待會兒,我整理下目前為止的時間線,以供各位參考。
完了,真能白話呀!
征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