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應該!”李正西順勢提議道,“小北,那我明天讓家里安排車,過來接你出院?”
趙正北卻說:“別麻煩家里了,小胖幫我跟軍需處申請借了臺車,明天過來接我。”
“你都能借用軍車了?”李正西不禁驚嘆。
大家紛紛笑道:“這話說的,正北現在是什么身份,光榮負傷,候補團長,申請借臺車出院還算事兒么?”
“不錯,不錯!”李正西莫名欣喜,“這事兒我得抽空跟嫂子嘮嘮!”
大家也都跟著吹捧一通,弄得北風挺不好意思,急忙制止道:“行了行了,都是職責所在,你們可別再寒磣我了。”
有人笑道:“正北,你別得意,等咱大帥再跟吳秀才打的時候,哥幾個也撈份兒軍功,跟你平起平坐!”
“那我可等不了你,估計到時候我就是師長了。”
“嗬,剛才還說寒磣,現在又順桿兒爬上了,你就他媽吹吧!”
眾人應聲哄笑。
一時間,豪言壯語伴著嬉笑怒罵,當真是意氣風發,男兒模樣。
方才的些許尷尬,此刻也早已蕩然無存。
雖說不能談論機密,但畢竟還有許多廣而告之的政令可聊,諸如“某部旅長因臨戰畏縮而遭槍決”,“某部兵員因年老力衰而遭裁汰”,“省府決定興辦某某軍校”,這些新聞早已見諸報端,自然不必刻意隱瞞。
不過,大家談論最多的,還是關
于東三省航空籌備處。
其實,這部門前年就已成立,但始終拖拖拉拉的,沒辦多少實事兒。
直皖戰爭中,老張漁翁得利,趁機繳獲了皖系十二架飛機,卻因人才和基礎建設不夠,竟未能投入戰場,使奉軍將士在跟直軍作戰時,吃了頭頂上的虧。
張大帥知恥后勇,吃一塹長一智,眼下立刻重視起來,籌建空軍學校的相關事宜,早早就已提上了日程。
大家談論空軍,一方面是倍感振奮,但更重要的卻是眼紅空軍的待遇。
且不說同等軍銜兒的情況下,空軍士官的餉銀豐厚,就連學員也能享受額外津貼,更不用說那一身行頭,皮夾克一穿,那真是相當帶派,誰見了不羨慕?
“咱幾個就不用想了,”有人感嘆道,“平時要能多發兩雙皮鞋,我就謝天謝地了。”
眾人哄笑。
言談話語間,便可一窺奉軍革新之迅猛,雷厲風行,變化遠超預想。
張大帥封關自治,將“奉人治奉”的噱頭發揮到了極致,截留三省關稅,不再上交首府,資金充裕,整軍經武,又倚仗小東洋扶持借款,憑著“唯武器論”的方針,瘋一般大批采購先進軍火,同時自辦軍械廠,如火如荼,片刻不怠。
不止空軍,奉張同時還將原屬京師調遣的吉黑江防艦隊收入麾下,夠船改裝,東拼西湊出了一支海軍艦隊。
葫蘆島炮臺山航警學校雖然尚未籌辦,但卻早已列入了“整軍經武”的計劃之中。
張大帥想要問鼎中原,光靠三省人才,顯然遠遠不夠,于是又派人前往各地軍校,下重金挖墻腳、搶才俊,除了東洋士官學校的留學生以外,就數保定講武堂的畢業生來的最多。
按說保定、洛陽兩地,本該是直系的根基所在,可奉系竟能在曹吳二人的眼皮底下,愣把直系的青年才俊挖走,也當真是匪夷所思。
究其原因,實在是直系內部元老眾多,凡事都講論資排輩,年輕人想要出頭,簡直難如登天。
吳秀才自視過高,打了勝仗,難免有些傲氣,每到封賞晉升之時,往往一言獨斷,常常引人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