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的毒計奏效了,效果甚至遠超預期。
事實上,江連橫并不指望張連富會立即受到千夫所指,也并不指望張連富會瞬間失去所有人的信任,他只需要大家對張連富的人品產生懷疑就夠了。
很多時候,懷疑就意味著崩塌。
張連富的人品可疑,他所說的話便也隨之可疑起來。
至少,絕大多數人都慣于這樣認為。
一旦產生懷疑,就會迅速冷靜下來,也就避免了狂熱。
不只是勞工,任何人只要冷靜下來,便會習慣性地權衡利弊、計較得失,所思所想也變得謹小慎微。
多年以前,海老鸮就曾告誡過江連橫:三思而后行,謀定而動,當然沒什么錯,但如果想得太多,就免不了患得患失、瞻前顧后,最后往往一事無成。
沒有三分莽撞,哪得一腔熱血?
并非人人都像張連富那般了無牽掛,大伙兒叫歇,是為了更好地活著,而不是更痛快地尋死。
官差走后沒多久,漸漸地,大家便又將注意力轉到了復工談判的結果上來。
有勞工帶頭問道:“剛才到底談得咋樣兒啊?”
江連橫身為居中調停者,理當做出回應,于是便站在石階兒上,很嚴肅地說:“雙方談判的過程,盡管有些波折,但也并非毫無進展,起碼奉天機械廠這邊的情況,已經率先達成一致,并且準備……”
話到此處,忽然轉過頭來,笑著卻說:“黃經理,這個喜訊,還是您來公布吧?”
黃經理點點頭,隨即走上前,朗聲宣告:“剛才的談判,在江老板的居中調停下,經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奉天機械廠就復工事宜,現已達成一致,大家回去休息半天,明兒一早,準時復工!”
緊接著,便將最終的復工條件,逐一公布出來。
言畢,現場掌聲雷動。
奉天機械廠的勞工并沒有太在意最后一條訴求,歸根結底,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工錢。
一聽每月工錢漲了兩元五角,已經超出預期,并且縮短了工時、延長了假期,大伙兒心里就挺知足,甚至覺得這次叫歇,可以稱得上是一場勝利。
“那印刷廠呢?”
人群之中,又有勞工提問。
江連橫站出來說:“印刷廠的情況比較復雜,現在還沒能達成一致,但我相信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
有人翻開記事本,拿著鋼筆追問道:“江先生,我是《盛京時報》的記者,請問雙方具體都有哪些分歧?”
江連橫擺擺手說:“抱歉,我只是這次談判的調停者,在結果沒有出來以前,我不方便透露太多,至于其中的具體細節,你們可以詢問當事雙方。”
記者聞言,便又擁去了朱總辦面前。
朱總辦眉頭緊鎖,故作嘆惋道:“我也不想透露具體細節,但我可以說,在剛才的談判過程中,我方已經做出了最大的讓步,并且展現了極大的誠意,暫時沒能談妥,于我個人來說,只是覺得非常遺憾。”
記者見問不出來,便又跑去勞工那邊詢問。
然而,自從張連富走后,印刷廠的勞工就好像突然啞巴了。
倒也不是無話可說,而是許多人對現有的復工條件已經很滿意了,至于能不能成立西家行,他們并未特別關心,于是便有些茫然無措,只覺得自己好像被人綁架了似的,不小心上了賊船。
其他幾個反對者,剛才眼見著張連富被官差帶走,此刻也悶頭收斂了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