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幾,趙國硯等人便全都轟隆隆地涌進了書房,宋媽領著幾個仆從,拿著鼓凳進屋擺好。
“這是咋了?”胡小妍心里愈發慌亂。
話音剛落,江連橫便快步走了過來,將一份電報重重地摔在桌面上。
“操他媽的,洋鬼子欺人太甚,不怪大家鬧事,換了我在那,我也跟著鬧!”
說完,一屁股坐下來,拿起桌上的碗便喝了一口,入口才發現是湯藥,連忙放下來,改換茶碗倒了杯水,情緒看起來相當激動。
不只是他,趙國硯和海新年兩人也是滿臉怒容。
“拖欠工錢也就算了,還要殺人,殺人也就算了,還要無差別屠殺,誰能忍得下這口氣?”
胡小妍一邊拿起桌上的電報,一邊左右詢問:“城里又鬧叫歇了?”
“不是咱們奉天,是滬上。”王正南湊過來,小聲解釋道,“這是溫廷閣從南邊發來的加急電報,今天的事兒,估計明兒早上就能見報了。”
“剛發過來的?”胡小妍有點意外。
薛應清在旁邊搖頭嘆了一聲:“世道不太平啊!”
江連橫余怒未消,緊跟著又說:“大清國的時候,咱受了洋人的欺負,還能罵罵朝廷,現在民國了,換湯不換藥,照樣受洋人欺負,這回罵誰?再罵就罵到老張頭上去了!”
“你小點聲!”
胡小妍責備了一句,心里卻還有些不解——滬上動亂,何至于讓他們這般激動?
未曾想,展信一看,連她自己都有些心驚肉跳。
電文寫得不算短,明碼發報,都快趕上通訊社的簡訊了,似乎已經談不上是秘密。
「東家:」
「滬上局勢日趨緊張,自本月中旬東洋紗廠槍擊案后,華洋沖突一再升級,我自親歷,若非身在其中,絕不敢妄談此案。」
「紗廠槍擊案原本已有十余人傷亡,滬上工商學各界群情激憤,半月以來,已有數十人被捕。」
「今日上午,租界又生動亂,至下午時分,萬人集會,聲討列強,英巡捕房下令槍殺民眾,僅我所見,即有數人當場斃命,受傷受捕者無數。若非華人巡捕槍口朝天,死難者只恐更多。」
「目前,青幫會黨已經決定下場聲援,其余各界亦是同仇敵愾。」
「現在可以確定,此次動亂,絕非朝夕之間可以平復。」
「總而言之,眼下滬上動亂異常,貨運受阻必成常態,若有相關生意,切勿擔保。」
「另,此案絕非只關于滬上,奉天亦需提防。」
「其余消息,電報不便詳談,現已派人回奉復命。」
胡小妍合上電文,當即斷言道:“奉票跌成這樣,大家本來就憋著一肚子不滿,只差個火星就能燒起來,這回倒好,省城肯定要亂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