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郭將軍反奉,背后本就有毛子的勢力在暗中推動。
翻譯官的聲音鉆進耳朵里,老張響起一陣耳鳴,忍不住抬手打斷道:“行了行了,你別念叨了。”
說著,就把手里的文件撂在桌上,抬眼望向正對面的小東洋,問:“如果我答應這些條件,你們就會出兵?”
正對面坐著兩個東洋人,也是本次密談的代表,一個身穿西服,一個身穿戎裝,分別代表領事館和關東軍。
穿西服的點點頭,說:“沒錯,我方外務省和內閣,以及軍部和關東軍已經達成一致,只要張將軍答應我們的要求,我方立刻就會從半島調兵過來支援,但是礙于國際風向,我方恐怕只能以保護南鐵沿線為主。”
穿戎裝的卻說:“我軍可以隨時接管奉天城防,如果有必要的話,我們也很樂意派出顧問,甚至可以喬裝奉軍行動,幫助張大帥平定這次叛亂。”
老張嘆了口氣,似乎有點困倦,眉毛挑得很高,眼里卻又有些失神。
他拿起筆,忽然要寫,忽然停下,總是一副舉棋不定的樣子。
這也難怪,簽下這份密約,千古罵名就注定背上肩頭、永世不得翻身了。
老張雖是草莽出身,但也并非毫無氣概,臨到此時,心里終于有了忌憚、有了糾結。
東洋代表見狀,忍不住勸說道:“張大帥,我覺得有必要提醒你一下,早在本月月初的時候,郭將軍就已經向我方明確表態,他會繼續承認我們兩國之間原有條約,并確保我國在關東地區的一切既得利益,如果你不同意這些條件的話,我國也不介意由郭將軍來統領三省之地。兵貴神速,還請張大帥盡快做出決定。”
“媽了個巴子的……”
老張聞言,不由得低聲咒罵。
穿軍裝的東洋代表又說:“張大帥,我以個人的身份,憑借我們多年來的私交,衷心提醒你一句:這是奉軍最后的機會了,難道你要把這十幾年的心血拱手讓給郭鬼子嗎?”
穿西服的那位也跟著幫腔道:“郭軍背后,到底是誰在支持、誰在推動,我們雙方都心知肚明,請你務必慎重考慮,只要答應這些條件,我方將不遺余力地支持你,黑吉兩省的部隊,也可以借用南鐵運兵,我方還會在京津地區活動,幫助你切斷郭軍補給,并破壞他準備南北夾擊奉天的作戰計劃。”
身旁的關東軍代表冷笑一聲,說:“郭鬼子根本不足為懼,我軍一旦出動,半月之內,即可令郭軍灰飛煙滅。”
“那就……簽吧!”
老張終于點頭應允,自顧自地嘟囔道:“不簽不行啊,火燒眉毛了!”
說著,便拿起筆,刷刷點點,在那份密約上簽下一個“閱”字。
副官見狀,急忙取出省府官印,恭恭敬敬地遞到老張面前。
老張瞥去一眼,搖了搖頭,卻說:“拿錯了,不是這個。”
副官一愣,還沒等反應過來,老張就已經拿出了自己的私印,結結實實地蓋在密約之上。
白紙黑字,大紅油戳,證明這一切都不是假的,卻又同時保留了三分爭論的余地。
這是老張慣用的伎倆。
其實,他自己也很清楚,想耍小聰明,得有大能耐,沒有硬實力托底,最后的結果只能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但他實在無法預料,這份密約將對東三省,以及他個人的命運,造成何等慘重的后果。
文件簽署完畢,雙方互換密約。
東洋代表起身鞠躬,張大帥不愿久留,只沖他們擺了擺手,便先行離開了會議室。
他從燈影里走出去,行至房門口,仔細看過去,其實不過是個干枯瘦弱的小老頭兒罷了。
東洋代表隨即抬起腰桿兒,互相握手慶賀,漆黑的身影填滿了整個會議室。
白山黑水,究竟誰才是東北王,答案也就不言自明了……
————
.被審核了一陣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