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江畔,十里洋場。
朝陽自水面上徐徐升起,外灘附近氤氳著淡淡的薄霧,空氣是又潮又冷。
租界的繁華景象,正在霧中逐漸清晰起來。
小報童沿街叫賣,拼命嚷嚷著時下新聞,但卻只能聽見聲音,看不見人影,也分不清來路,更不知到底是誰的喉舌。
“前線消息!郭軍取得重大突破,張雨亭喪鐘敲響!馬賊覆滅,指日可待!”
“號外,號外!反動軍閥張雨亭媚日賣國!密約曝光,先睹為快!”
“最新畫報!奉天局勢緊張,當地公署徹底癱瘓,罪案激增,百姓離亂,商紳市民爭相涌入南鐵租界啦!”
郭軍反奉的消息,現已成為舉國震驚的重大新聞,滬上報業繁榮,自然也跟著追蹤報道。
只不過,同樣一件事,奉天和滬上的輿論卻呈現出兩種截然相悖的論調。
在奉天,郭鬼子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是兩面三刀的叛徒走狗;但在滬上,他卻成了為國為民,深明大義的進步將領,就算是最保守中立的報刊,也只是呼吁盡快停止內戰,并不評論是非對錯。
這場鬧劇孰是孰非,似乎還遠遠沒有定論,大家也都不甚關心。
畢竟,滬上最近也不太平。
去年開春,這里還是皖系盧大帥的地盤,后來經過甲子兵災,江左又被直系軍閥納入掌控,緊接著直奉交戰,奉軍派兵進駐滬上,張效坤風光無限,可惜不到半年光景,孫大帥統領五省聯軍,又將滬上收入囊中。
短短兩年時間,滬上三易其主,軍閥混戰的動蕩態勢,早已令當地士紳苦不堪言。
更何況,今年春末,日廠制造血案,華洋沖突屢見不鮮,三罷浪潮此起彼伏,滬上商界遭受重創,直到眼下才逐漸恢復。
因此,奉軍內亂雖然影響極大,但對滬上市民而言,到底不是切膚之痛,便只當是看個熱鬧罷了。
然而,十里洋場居民繁密,就算是千里之外的戰亂,也總有人心心念念,牽腸掛肚,夜不能眠……
…………
時間臨近上午,江邊的薄霧漸漸散開。
老城廂十六鋪,皖北斧頭幫的地盤兒,一家很不起眼的商號店鋪,門楣上沒有匾額,只在店門外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兩行楷書——縱橫保險公司滬上分號,承接奉天商號貨運保險。
最近幾天,店里的生意格外冷清。
伙計閑著沒事干,就伏在柜臺上翻看報紙,讀到奉天戰亂的消息,便時不時長吁短嘆,眼里滿是憂心顧慮,忽然抬頭望向門外,卻見一個身穿青布夾襖的中年男人,正在街面兒上來回踱步。
這人已經在門口轉悠小半天了,行跡相當可疑,要進不進,要走不走,總是猶猶豫豫的,也不知到底在糾結什么。
但伙計并不擔心,因為店鋪是受斧頭幫的照應,別說是普通的地痞流氓,就算是青幫弟子,也不敢來這尋釁滋事,于是便索性繞過柜臺,三兩步走到店門口,朝街上那人吆喝了一聲。
“喂,我看你在這晃悠半天了,有事兒嗎?”
男人停下腳步,撓了撓頭,好像下定某種決心似的,點點頭說:“啊,你這里是賣保險的吧?”
“是啊,你沒看這不寫著么,承接奉天商號貨運保險!”伙計指了指店門口的牌子,“咋的,你手里有貨要投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