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數越多、規模越大,越歡喜。
但張安平并沒有這樣做。
他精挑細選了三十九名工廠主,在起義的一個小時前,才將起義的事告訴了他們。
而負責聯系這些工廠主的特工,也是在起義前三個小時才知曉起義的。
這保證了機密不會外泄——這也是張安平選擇通過工廠主來主導這次起義的原因。
可張安平做事,又豈能“僅僅如此”?
這三十九名起義的工廠主和一千多名工人,只是起義的第一波力量!
更多的工廠主,只是在張安平的“潛在名單”中,他們是這步連環馬中的第二顆馬——張安平在布局第一顆“馬”的時候,便派人和其他工廠主暗中聯系。
但并沒有挑明身份,而是保持著較為密切的聯系。
直到八一三這天,三十多名特工,每人負責將手上的“線”以聚會的名義召集起來。
一個人聯系五六個工廠主,三十多名特工,可以將近兩百名中小微工廠主喚到一起。
當第一顆“馬”踏出了起義的步伐后,這些人開始攤牌。
軍統的條件很誘人:
立刻發動工人起義,聽從指揮,從上海殺出去以后,軍統負責幫這些工廠主在后方重建工廠,若有志于軍旅殺敵報國,可進入忠義救國軍效力!
這些“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的工廠主,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有其他選擇么?
沒有!
“日本人不讓我們活!那我們就跟日本人拼了!拼了,才有生路!”
“張廠長說的對!拼了!咱們的家業,都是拿命打下來的!現在存亡關頭,不就是拼命嗎?拼他娘的!”
在一聲聲憤怒的咆哮中,一百多家中小微工廠的工廠主,發動工人舉行了起義,他們炸毀了辛辛苦苦守衛的工廠后,帶著無盡的憤怒,殺向了他們的目標。
日本人的工廠、各種漢奸機構、偽政府部門、偽警察局等等,都是他們襲擊的目標!
……
同一時間,上海的幾支偽軍,也……起義了。
但相比軍火庫群爆炸時期的營級編制的起義,這一次偽軍內部的起義很微弱——主要是上次之后,日本人對偽軍進行了清洗,對偽軍軍官的權力也進行了限制,大量的日本顧問充斥在了其中。
所以這次在偽軍內部的起義,并沒有像上次一樣形成摧枯拉朽之勢——哪怕是張安平特意在七七起義時候都沒有動用偽軍中的釘子,這一次起義也沒有徹底打廢上海的偽軍力量。
雖然沒有像上次一樣一發不可收拾,但偽軍內部的起義,也有效的拖延了偽軍的行動,令他們不敢在第一時間對上海內部的起義進行鎮壓。
起義軍不得不脫離戰斗轉移后,偽軍也沒有進入上海鎮壓起義。
因為一名漢奸的提議得到了大部分日本顧問的強烈贊同:
“各位太君,咱們現在出不得啊!”
“上次張世豪把一個團都給策反了!雖然說張世豪死了,可誰曉得他有沒有大量的安插人手?這一次我們內部叛亂給人的感覺是虎頭蛇尾,有沒有可能是抵抗分子故意為之?”
“他們是想讓我們以為內部的不安份子已經暴露了,讓我們可以放心的進入上海——要是我們進了上海,不得不分兵后,藏在我們中間的抵抗分子順勢叛亂,到時候可是會亂做一團的!”
這番猜想讓日本顧問們強烈的贊同,然后……偽軍居然真的就沒有參與到接下來的行動中,甚至在事后,偽軍內部還展開了殘酷的清洗。
據說,這名提建議的漢奸,主持了事后的清洗,殘酷的手段,得到了日本顧問的一致好評。
嗯,這個漢奸,他叫……(馬甲,速速占領!)
……
松室良孝的臉極黑,比他在西北軍當顧問時候還要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