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軍統電訊處特別支部的事
(這是第21章,作廢了幾章,忘記改名字了。)
躺病床的張安平,即便他是一個穿越而來的掛壁,可面對現在的局勢,他也沒搞明白。
對國民政府來說,這時候最重要的不是應對汪某人的叛國之舉嗎?
1938年12月29日,汪某人在越南河內發表了臭名昭著的“艷電”,其大概意思就是跪舔第三次近衛聲明的三個要點。
可以這么理解——我們要放棄抗日,任由日本人在我們身上拉屎撒尿,然后跟日本人善鄰友好……
這是赤果果的公開性的叛國有木有!
在這種情況下,難道不應該統一思想、強調抗日、打擊投降思想、打擊投降派嗎?
但國民政府怎么做的?
駁斥了艷電以后沒多久,在1月21召開的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上,國民政府確定了:
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八字方針!
在這個舉國抗戰之際,國民黨居然專門建立了“防共委員會”!
都說兄弟鬩墻而共御外侮,但到了國民黨這邊,是只要外侮稍微消停那么一下,就抽空開始對親兄弟先下狠手——敵人先撂一邊,先打自己人!
張安平理解不了國民黨高層的心態,但他明白一件事,八字方針的確立跟防共委員會的成立,已經表明國民政府,從淞滬會戰之初的積極抗戰,開始轉型為消極抗戰了。
【這大概是國民政府哪怕是到了抗戰的尾聲,還依舊被日本人差點捅死的核心原因吧——若是國民政府一直保持著淞滬會戰時期的決心,也不至于到后期還被鬼子攆著差點捅死吧?】
張安平幽幽的想著。
淞滬會戰、及同一時期的太原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這六場日軍侵華后爆發的會戰中,國軍在“不戰國將亡”的心理下,前仆后繼的投入了生命的碾盤中,無數偉大而又可敬的生命,在這六場會戰中,被消磨碾碎。
但這六場會戰下來,日軍快速亡華的預謀已經被徹底的粉碎,日本國內的經濟也陷入到了窘境,開戰之初氣焰囂張的日軍,這時候即便是不承認,他們也確確實實失去了戰略的主動。
翻閱歷史,亡國之戰中,被侵略的一方若是取得最后的勝利,經歷無非就是:
戰略防御、戰略相持、戰略反擊——大獲全勝。
當第一階段目標達成以后,滅國之危已經淡去,此時便是在戰略相持階段大肆的打擊對手、消耗對手,然后展開戰略反擊,將敵人自國內驅逐出去,獲取最終的勝利。
國民政府此時完成了第一階段的戰略防御,進入了第二階段的戰略相持——值此之際,最應該做的就是加強自己的實力、削弱敵人的力量,為第三個階段做準備。
【換一頭豬上去,這時候要做的就是支持在敵后活躍的抗日力量!】
【不管是八路軍也好還是忠救軍或者其他抗日力量,這時候就應該大幅度的支援他們!】
【如此一來,在前線跟日軍對峙的時候,后方也在極速的消耗著日軍的力量!彼消我長,長此以往便進入了第三階段,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將敵人從國土驅除,獲取抗戰的最終勝利!】
可是,國民政府在完成了第一個階段后,居然……選擇了兄弟反目!
明明是消耗敵人從而達到彼消我長目的的好機會,可這個時候,國民政府選擇了“我消”——而敵人因為汪某人的叛逃,眼看就要進入“彼長”了!
可國民政府,偏偏選擇了“我消”!
張安平能看懂國民政府的“考慮”——無非是經過第一階段后,哪怕是面對鼠目寸光的汪某人叛逃,國民政府高層也對未來的勝利充滿了希望。
所以這個時候他們就開始提前限制、扼殺未來的對手。
顯然,國民黨根本沒把自淞滬會戰起浴血沙場的幾十萬上百萬中華好兒郎的性命當回事,否則,他們絕不至于如此!
【這個時候,真應該換一頭豬上去啊……】
張安平默默的心里哀嘆。